吉普赛音乐里的狂放不羁丨勃拉姆斯《G小调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阅读Tips:喝最烈的酒,跳最辣的舞,为自由奔放干杯,与吉普赛人民共舞!

作者|柴丹书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的流行既是瞬间的,也是持久的。”

——贝拉曼《西方音乐中的匈牙利风格》

G小调匈牙利舞曲第五首.mp3
00:0002:58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Hungarian Dances No.5)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作品中最流传最广的一首。很多人就是通过这首曲子,开始走进勃拉姆斯的音乐世界。

电影《大独裁者》片段

这是卓别林大师出演的电影《大独裁者》中的一个桥段,影片配乐名叫《G小调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此外,这首老少皆宜的曲子,还出现在《猫和老鼠》的动画片里,回想起汤姆和杰瑞的“追逐游戏”,在《匈牙利舞曲》的衬托下好不生动!

勃拉姆斯是德国浪漫主义中期的作曲家。他与贝多芬一样,都是德国人,但是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贝多芬的音乐对勃拉姆斯影响很大。 勃拉姆斯晚年生活在维也纳,那里是他最喜欢的餐厅“红刺猬”的所在地,而他的偶像贝多芬也曾生活在这座城市。

勃拉姆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他一生中都在不断销毁他认为不够出色的作品。虽然身处浪漫主义时期,但勃拉姆斯骨子里仍然保持古典主义创作传统,他的音乐严谨克制,思想深邃。他与巴赫贝多芬一起并称为德国音乐的“三B”。

贝多芬(左)、巴赫(中)、勃拉姆斯(右)

对于勃拉姆斯而言,匈牙利吉普赛风格是他创作风格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独特部分

1869和1880先后出版的为钢琴四手联弹所作的两套《匈牙利舞曲》,是他对匈牙利这种地方性音乐语言运用最明显的作品。

这两套《匈牙利舞曲》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与挚友雷梅尼的通力合作:

爱德华·雷梅尼和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1851年的一天,勃拉姆斯在小酒馆里演奏音乐时,遇见了匈牙利著名的吉普赛小提琴家爱德华·雷梅尼(Eduard Remenyi)。 两人一见如故,雷梅尼向勃拉姆斯传授了许多有关吉普赛音乐和匈牙利民间舞蹈的知识。勃拉姆斯为此深深着迷,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了《21首匈牙利舞曲》,起初的版本是由钢琴演奏的,后来又被改编为管弦乐作品,其中“第五号”成为了演出频率最高的曲目。

约瑟夫·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

后来,勃拉姆斯在汉诺威偶遇了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约阿希姆十分欣赏勃拉姆斯的才华,于是将他引荐给舒曼李斯特

《匈牙利舞曲》

1869年,勃拉姆斯在柏林出版了吉普赛风格的十首四手联弹钢琴作品《匈牙利舞曲》第一集。但就因与雷曼尼的合作,还让勃拉姆斯惹上了官司。一些匈牙利音乐家指责勃拉姆斯剽窃雷曼尼的作品,双方争执不休,最终对簿公堂。一波三折,最终勃拉姆斯胜诉。直到1880年,《匈牙利舞曲》第二集才得以出版。

后来,约阿姆特将它们改编成小提琴曲,其中第五首以自由的节奏、多变的速度、强烈的风格,很快征服了全世界。

曲目:《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速度是稍快的快板。

乐曲一开始便直奔主题,略带悲壮而有力的节奏之下是匈牙利民歌风格的曲调,在高八度反复之后,情绪变得更为高涨。

接着,节奏变得活泼起来,夹杂着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的风格,与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后乐曲进入中段,乐队强有力的奏出主题,仿佛匈牙利民族奔放而洒脱的性格特征。

接下来,乐曲进行到自由时间,速度快慢交替,将吉普赛音乐中的即兴特点透彻的表达出来。最后乐曲再现主部主题,在一片热烈而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曲目:《匈牙利舞曲第一号》,指挥:西蒙·拉特尔,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

这首曲子不但是每年全世界无数场音乐会的常备安可曲之一,还被改编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器乐作品,无论是小提琴独奏,还是管弦乐改编曲都为人们所青睐,是音乐会舞台上的“狂欢”。

阅读数 4.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