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莲·梦露:如梦般绚烂,如露般逝去
她是世界上最性感的女人?是总统的暗杀对象?或许,她只是性感皮囊下的孤独灵魂。

1926年6月1日,玛丽莲·梦露出生于洛杉矶市立医院。

她是好莱坞历史上的头号“艳星”,位列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年来最伟大女星”第6名。

玛丽莲·梦露是“性感”的代名词,流行文化的符号,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就像中国的邓丽君,日本的滨崎步一样,成为了一代人的女神,一代人的记忆。

梦露说,男人们愿意花一千美金博她一吻,却不肯花五十美分去了解她的灵魂。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在众多光环之下,真实的玛丽莲·梦露又是什么样子?

首先,她是受困于性感标签的大众女神。

《七年之痒》中的一幕, 玛丽莲·梦露站在纽约地铁站入口,嬉笑着想要按下被风掀起的百褶裙。这一幕被福克斯公司制作成52英尺高的海报悬挂在时代广场,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

梦露的东家福克斯将她打造为“金发傻妞”,只想靠她的美貌赚钱,从来不肯给她安排复杂立体的角色。但梦露对艺术有更高的追求,在“性感”之外,她想让自己的演技、才能也得到世人的认可。

梦露选择暂时息影,进入演员学校学习深造。她在学校非常用功刻苦,演技有了很大的进步。息影归来,她终于在新作《巴士站》中获得了出演复杂角色的机会,并大获成功。

但讽刺的是,尽管梦露的演技得到了评论家的认可,可观众根本不在意梦露的演技,大家只是喜欢她美丽的躯壳。

梦露开始痛恨自己出演过的这些性感角色,心理也出现了问题。据说在《热情如火》开拍前,她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暴饮暴食十几天,体重增加了30磅,不得不持续清洗肠子以保持身材,还服用大量安定药物来缓解失眠,保证自己在片场上容光焕发。

梦露的精神状况持续恶化,开始频繁迟到,在片场上发呆,完全记不清自己的台词,导致影片多次重拍,和她演对手戏的柯蒂斯甚至说,亲吻梦露就像亲吻希特勒一样恶心。她变得越来越难以合作,饱受制片方的诟病,事业也走向衰落。

其次,她是风流却一生缺爱的“灰姑娘”。

梦露有三段失败的婚姻,私生活风流放纵,却说从没有人真正爱过自己。

梦露的第一任丈夫詹姆斯反对她当演员,两人因此离婚。

梦露与乔

第二任丈夫乔·迪马吉奥是著名的棒球手,两人在一场宴会上彼此一见钟情,很快订婚。他对梦露用情很深,在梦露死后二十年间,他每周都会去打扫梦露的坟墓,并且在墓碑前放上一束玫瑰。但他个性保守,希望妻子只在自己面前展现风情,不能接受她抛头露面、出卖色相,一直要求梦露放弃演艺事业,甚至在梦露拍摄《七年之痒》时还因为她衣着暴露对其家暴。梦露无法忍受乔过于强烈的控制欲,选择与他离婚。

她的第三任丈夫亚瑟·米勒是当时美国最有名的左翼作家,凭借知性与成熟俘获了梦露梦露在与他的交往中,逐渐产生了做母亲的念头,却因为宫外孕两次流产。她认为这是对自己过去风流行为的惩罚,开始自暴自弃,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而亚瑟·米勒则在外另结新欢,还在专门为梦露写作的剧本中讽刺她“不合时宜”,这段婚姻也在持续5年后走到了尽头。

在与米勒离婚后,她开始追求当时美国最有权势的人物——总统约翰·肯尼迪。她往白宫打电话求爱,在对方的生日宴会上献唱,但肯尼迪只是把她当作玩物,很快就断绝了同她的联系。有关梦露死因流传最广的阴谋论,就是肯尼迪为了保住自己的形象派特工杀死了梦露

因为梦露是私生子,从小就没有父亲,导致她在感情上缺乏安全感,既想依附于年长强势的男性,又不愿意完全将命运交到男人手中。在世人眼中,梦露是高贵美丽的公主;可在她心中,自己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灰姑娘”。

最后,她是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牺牲品。

影响力最大的 波普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创作的《 玛丽莲·梦露

梦露一生对获得他人认同的追求近乎偏执,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她的童年经历。

梦露从小被寄养在孤儿院,还因为私生子身份被指指点点,被当作不存在的“透明人”。 后来,她被母亲的密友格蕾丝领走抚养。格蕾丝用心照顾梦露,但她当时失去了工作,生活拮据,所以梦露每周只有25美分的生活费,只能靠过期的面包和牛奶过活。

梦露的家离好莱坞大道只有一街之隔,附近的广场上每个周末都会放映免费的露天电影。年轻的梦露坐在广场的角落,看着银幕上金发红裙的女演员们,再看着自己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孤儿制服,内心产生了强烈的不甘。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想让大家看着我。”

当时的美国刚刚度过大萧条,人们重新拾起了被遗忘的“美国梦”,相信个人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梦露的“美国梦”,就是永远摆脱那个“穿着孤儿院制服的不起眼的女孩”,她选择进入演艺圈,用容貌与身体改变自己的命运。很快梦露就凭借自己天然的“性感”在好莱坞崭露头角,成为了福克斯的摇钱树,她的写真集甚至在遥远的朝鲜战场上被美国大兵们当作最好的军事慰问品。

作为当时最卖座的影星,梦露的生活费当然远远超过了25美分;她最喜欢的歌曲《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中的歌词,“男人变得冷酷女人变老,但这块石头永远不会改变形状”,正是她拜金主义的最好写照。

影片拍摄现场的 梦露

财富虽然给她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却无法让她摆脱孤独与寂寞:男人们爱的是她的美色,而福克斯爱的则是她带来的巨额票房。

1962年8月5日,梦露被发现死在自己的卧室,血液中检测出大量残留的安眠药剂。无独有偶,和梦露一样有着多次失败情史的影星阮玲玉(此处可a1935年3月8日的上海),也是死于安眠药。

梦露的墓碑上,刻着一组数字:37,22,35。据说,这是她三围的英寸数。玛丽莲·梦露至死,都放不下这具性感的皮囊。但或许,早在1946年的夏天,当名为诺玛·珍妮的少女与福克斯签下一纸合约,改名玛丽莲·梦露时,她就已经永远“死去”了。

梦露一直在提升自己的演技,但大多数人只能记住她的性感,这也是头部效应的体现(详见规律15 - 头部效应:强者为什么恒强)。

历代评价

1、任何人和梦露生活在一起都会被她逼疯。梦露不应该属于任何男人,她应该在银幕上属于所有男人。

——梦露的第三任丈夫,剧作家亚瑟·米勒

2、一个在命运、社会、家庭、事业、男权、舆论、宗教、欲望、爱情等共同组成的漩涡中挣扎奋斗的女性。

——《浮生若梦》作者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阅读数 8.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