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动画委婉《出柜》,好莱坞保守与中国有关
在过去的十年间,不仅是迪士尼电影,好莱坞商业大片整体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LGBTQ角色。

作者 | 王珊珊

编辑 | 韩方航

5月22日,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工作室,发布了一部动画短片《出柜》(out)。

络腮胡青年格雷戈成为了皮克斯历史上第一个男同性恋主角。他正忙着和同居男友搬去另一个城市,门铃响起,竟然是他的父母突然造访。他非常忐忑,害怕让父母发现自己的性取向。这时候魔法降临,格雷戈和自己的小狗突然灵魂互穿了。在小狗的身体之中,他意外地听到了母亲真实的想法:“我只希望,不管那个人是谁,他都能带给你快乐。”于是,当他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体,就能够没有负担地向父母坦诚性取向。

格雷戈和小狗

《出柜》受到了LGBTQ群体的欢迎。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市场市场营销系副教授金伯利·泰勒告诉《纽约时报》,迪士尼和皮克斯意识到在作品中呈现同性恋这件事很重要:“LGBTQ群体能够在屏幕上看到自己,这能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认可,能够感受到更大的可能性。迪士尼显然认识到了他们的观众包括所有性别、种族、宗教的人。”

但另一方面,《出柜》所呈现的进步有其局限性。尽管这只是一部温馨亲切的合家欢短片,根本没有任何暴力、情色、吸毒等出格画面,但它的官方评级却是PG(须有家长指导观看)。

媒体人艾玛柯温批评道,皮克斯对于不公平的PG评级没有任何解释,这令她感到很失望。她还写道,作为一个被男同志家长抚养长大的人,这部短片的情节让她很不舒服:为什么主人公要向家里出柜,非得通过变成狗的方式?是不是因为加入狗的可爱形象,能够帮助普通观众更容易接受同性恋?

相比其它那些创意非凡的皮克斯作品,《出柜》里人狗交换灵魂情节确实显得非常老套。如果抛却拥有第一个男同性恋主角的价值意义,整部动画短片的情节可以说是非常平庸。主人公难以出柜就是因为缺乏沟通,善良的父母得知后没有表现出任何尴尬和不快。

除了内容上的中规中矩,《出柜》的播放形式也似乎是皮克斯经过考量的结果。这是一部Disney+流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实验短片,没有按照惯例作为院线电影长片的贴片出现,影响力相对有限。

安全的试探

多年来,迪士尼对于LGBTQ的态度,一向表现得小心谨慎、模棱两可。这完全取决于美国人对于 LGBTQ 的态度,而现实是美国未必是一个对 LGBTQ 非常宽容的国家。虽然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裁决,但是投票的 9 名大法官中有 4 人投下的是反对票。很多具有保守宗教信仰的观众,也是迪士尼电影的用户。

对于迪士尼这家一直都很正能量、很政治正确的公司,如何能在遵循政治正确与讨好所有观影人群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步伐太大,保守观众会威胁抵制主题公园。而如果毫不作为,媒体和LGBTQ群体又会抨击米老鼠公司在重要议题上无所作为。

以合家欢为目标的迪士尼的做法是:不断试探美国人的反应。

《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朱迪的邻居,是一对住一个单间的公瞪羚。《海底总动员2》里有一对出现了不到 3 秒钟的女性路人,一个是短发,一个是长发。《冰雪奇緣》里的女主角安娜有男朋友,但冰雪女王艾莎却一直保持单身。以上这些模棱两可的角色设置成了一种两边都不得罪的选择。而也只是在这些角色引发太多争议之后,漫威系列才在 2019 年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以及 2020 年的动画长片《1/2的魔法》中,设置了片方承认的同性恋配角。

观众把《疯狂动物城》的羚羊解读为同志角色

很多粉丝想为冰雪女王艾莎找个女朋友

如今我们终于在短片《出柜》中看到了一个男同性恋主角,这又是一次迪士尼“心里有底”的试探。它的确取得了可观的效果,赢来了LGBTQ平权组织以及twitter网友的一片叫好。而对于无法接受的观众群体——他们也没必要专门去流媒体上看它。

但至于迪士尼动画长片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同性恋主角,答案似乎没有那么乐观。毕竟迪士尼不仅要考虑观点分裂的美国观众,还要顾忌全球市场的接受度。

好莱坞大片不敢拍同性恋,这和中国市场有关

在过去的十年间,不仅是迪士尼电影,好莱坞商业大片整体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LGBTQ角色。

根据美国知名的同性恋者反诋毁联盟(Gay &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 的报告,整个 2018 年,在好莱坞大制片厂生产的全部110部影片当中,仅有20部影片拥有 LGBTQ 角色,没有一部拥有跨性别角色。这里所说的角色并不仅指虚构角色,还包括参演的演员本身属于LGBTQ人群。除此以外,同性恋者反诋毁联盟还有一个称之为维托·鲁索测试(Vito Russo Test,维托·鲁索是著名电影学者,该联盟的创始人之一)的偏见测试标准,用来判断LGBTQ角色在电影情节中是否有存在感,只有13部影片通过了这一测试。

其它好莱坞大制片厂的惯用态度跟迪士尼一样:放一些LGBTQ配角,不承认也不否认。华纳的《神奇动物在哪里2:格林德沃之罪》上映之前,很多粉丝都兴奋地期盼着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虐恋情深,但结果只能看到一点暗戳戳的小暧昧。导演大卫·叶茨只敢形容这段关系是”不可思议的配对(incredible pairing)”,想必他接受采访之前也是反复斟酌了用词。

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

好莱坞在顾虑谁呢?除了美国本土的保守基督徒,还有无法割舍的中国大陆市场。

《波西米亚狂想曲》和《云图》在中国上映时候,都删除掉了同性恋相关画面。《断背山》和《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虽然在中国影迷间拥有好口碑,但也未曾在电影院上映过。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同性亲吻画面,在中国大陆放映版本中被删掉了

两位电影公司高管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表示,片方必须考虑到中国审查制度的尺度,如果要在电影里加入同性的性爱或者接吻镜头,那么就必须要保证这些画面比较独立,也就是说即使被删掉也不会影响剧情连贯性。

2019年底的《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是唯一的例外。影片结尾的庆祝时刻,当所有人都在彼此拥抱、接吻的时候,指挥官拉玛·德西也找到她的女朋友,匆匆一吻。这段画面在中国的银幕上也得以保留。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中的同性之吻

不过一位电影公司高层告诉《名利场》杂志,如果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吻,那么中国的审查员很可能就会提出反对意见。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尽管卢卡斯影业曾经讨论过想让芬恩和波·达默龙真正谈场恋爱,但最终他们在影片中只可以拥有柏拉图式的暧昧。

另一方面,迪士尼的高管们私下里会要求公司加入更多的LGBTQ角色,因为他们认为迪士尼在道义上有义务利用其影响力,促进全球观众打破偏见。

漫威计划于2021年上映的电影《永恒族》或许就会带来一个新突破,该片中将会出现漫威宇宙第一个同性恋超级英雄法斯托斯。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是由中国的青年女导演赵婷(她在国内的知名度来自于继母宋丹丹)执导。但法斯托斯在电影中将占据多大比重,以及同性恋身份是否能在中国大银幕上出现,都还是未知数。

阅读数 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