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年来,在线音乐行业的巨头早已换了几茬,只有周杰伦永远“年轻”。
国内在线音乐行业有一个说法:周杰伦三个字意味着一款音乐播放器15%的DAU(日活跃用户)增幅。对于一款音乐播放器而言,15%的差距可能就意味着生与死的区别,周杰伦也因此成为音乐巨头相争的焦点。
当年网易云音乐第一热歌《晴天》下架,无数用户因为失去周杰伦而卸载了网易云。如今周杰伦独家入驻短视频平台快手,又有无数用户因为有了周杰伦而下载了快手。周杰伦在华语乐坛的强大号召力,让无数商业巨头不得不为他而疯狂。
短视频平台的“周同学”之争
短视频的灵魂在音乐。最近两年网络上最热门的歌曲,许多都带着“抖音神曲”、“快手神曲”的标签。短视频配乐的火爆,能够直接带动许多冷门歌曲、外文歌曲、网络歌曲在主流音乐平台的走红。
例如在QQ音乐搜索关键词“抖音”和“快手”,许多相关的歌单播放量高达数亿,各种短视频配乐的走红在传统数字音乐和网络音乐之外催生了国内在线音乐的第三流派——短视频音乐。

作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音乐平台”,抖音用户其实很喜欢周杰伦。
在抖音平台上,周杰伦的歌曲曾经占据着短视频配乐的半壁江山,总播放量将近60亿,许多歌曲播放量高达数亿,相关的视频数量达到几万个。除了原唱以外,许多周杰伦相关的翻唱配乐也曾是抖音热门歌曲。

但是由于版权问题,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抖音陆续屏蔽了周杰伦相关的大部分歌曲配乐,一些网友自主上传的歌曲片段也被逐步下架,如今在抖音音乐库搜索“周杰伦”,基本已经没有可用的配乐。

和国内大部分的明星不同,在抖音和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中,周杰伦最终选择了后者作为自己“全网唯一”的社交平台。相比之下,目前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大部分明星都选择了抖音。
5月29日,一个名为“周同学”的账号出现在快手APP,简介为“周杰伦首个中文社交媒体”。随后快手官方证实,周杰伦将入驻快手,并于6月初展开一系列合作。

5月30日,快手宣布与杰威尔音乐达成合作,获得周杰伦所有歌曲和歌曲MV的短视频平台授权,用户除了可以在快手听到周杰伦的经典歌曲和观看MV,还能在短视频中添加周杰伦的歌曲和MV作为配乐和素材。
6月1日,周杰伦本人在快手发布了三条视频动态,在正式官宣入驻快手的同时,还表示将在粉丝数达到1000万后在快手进行魔术直播。
这三条视频动态发布以后,周杰伦的快手号涨粉速度迅速提升。截止发稿前,周杰伦快手官方账号“周同学”粉丝数已经高达723.4万,三条视频动态播放量超过2.6亿,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中。

其实仅从平台调性来说,抖音或许更加适合周杰伦一些。和快手相比,抖音的音乐属性更强,抖音大量素人和网红的翻唱、大量BGM的应用,更能帮助周杰伦的歌曲进行曝光和推广。
相比之下,快手平台更强的属性在于“段子”,针对下沉人群的大量生活类、搞笑类、猎奇类视频构成了快手的底色,许多视频甚至根本不用歌曲配乐,基于原唱歌曲的二次创作也要比抖音逊色得多。
但是不管是抖音还是快手,无疑都对周杰伦抱有野心。作为华语乐坛的“常青树”,周杰伦的粉丝群体向前覆盖了妈妈辈,向后覆盖了00后,潜在受众高达数亿人,是每个短视频平台和音乐平台都眼红的香饽饽。
然而在这场对“周同学”的争夺战中,不缺钱也不缺音乐基因的抖音最终还是败给了快手。
作为近几年国内最具想象力的新晋互联网巨头,抖音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在扩张过程中非常舍得砸钱。但是字节跳动毕竟还是音乐行业的新人,而快手背后的大股东腾讯,不仅是国内在线音乐行业独一无二的垄断巨头,同时更是周杰伦和杰威尔音乐的“老朋友”。
作为周杰伦歌曲在国内的独家版权方,腾讯音乐与杰威尔音乐的合作已经延续多年。此次快手能够获得周杰伦青睐,除了砸钱的功劳以外,腾讯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自明。
在线音乐平台的“周杰伦”防线
即使是在喜欢谈钱的资本市场,一起打过仗的革命友谊有时候也比赤裸裸的金钱诱惑要更加好使,因为这种革命友谊背后往往代表着长期的稳定合作、商业互信和战略协同。
周杰伦和他背后的杰威尔音乐和腾讯之间无疑是有这种革命友谊的。
当年国内在线音乐版权大战的时候,腾讯音乐对杰威尔音乐许以重金,一直连续签署着双方的独家版权授权,让周杰伦团队从中获利颇丰。杰威尔音乐也曾投桃报李,一纸声明宣布虾米音乐、网易云音乐、天天动听等网站侵犯自身音乐版权,要求对方将相关作品全部下架,从而维护腾讯音乐的“独家”版权利益。

和短视频平台比起来,在线音乐对周杰伦的依赖程度无疑要高得多。如前文所述,有一种说法认为,周杰伦代表了一个音乐平台15%的DAU增幅,放弃周杰伦等于间接放弃了几千万用户。周杰伦一个人,就可以构成在线音乐行业的一道防线。
2014年前后,国内在线音乐版权大战,各家音乐平台都在争夺周杰伦版权。当时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本来有机会拿到周杰伦版权,但是时任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态度并不积极。在高晓松看来,周杰伦一个人的音乐版权对于一个平台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转而聚焦于模式创新去做了“阿里星球”。
但是业内普遍认为,当年高晓松将“天天动听”改造为“阿里星球”是最为错误的决定,直接导致天天动听的DAU在半年内从1000多万猛跌到50万左右,用户大量流失到QQ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在这场“周杰伦”争夺战中,阿里音乐教训惨重,至今依旧一蹶不振。

网易云音乐作为在线音乐行业的后起之秀,曾经也在周杰伦身上跌了跟斗。
早期网易云音乐刚刚崛起的时候,国内在线音乐版权正版化方兴未艾,网易云音乐凭借着扒对手的曲库上线了许多盗版音乐,周杰伦的音乐也位列其中。周杰伦的《晴天》曾常年位居网易云音乐评论数第一,评论总数超过200万。
2015年以后,在线音乐正版化的过程中,在国家版权局的促成下,凭借着腾讯音乐的每年一次的再授权,网易云音乐也一直能听周杰伦的歌曲,直到2018年因版权到期未能续约才被迫下架。
网易云音乐下架周杰伦音乐以后,腾讯音乐成为周杰伦歌曲事实上的独家平台,仅在腾讯音乐旗下的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平台可以听周杰伦的歌曲。大量网易云音乐用户也因此流失到了QQ音乐,凭社区而兴的网易云音乐,最终因版权而衰。

其实在我国的反垄断法规体系下,在线音乐平台并不允许购买独家版权,腾讯音乐此前99%的版权都转授给了包括网易云音乐在内的其他音乐平台,但偏偏周杰伦等少数歌手的那1%版权构成了腾讯音乐最后的防线。
当然,腾讯音乐这一道周杰伦防线并非无懈可击,虽然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都曾倒在这条防线之外,但是却有一家不被看做主流玩家的音乐APP从中实现了突围。
2018年4月,在从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收回周杰伦歌曲版权之后,QQ音乐将周杰伦的所有歌曲设为了VIP,要想继续听周杰伦的歌就必须充值会员。而网易云音乐就在版权到期一天前,将周杰伦的热门歌曲打包成为一个合集,以400元的价格出售给粉丝,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就在大家纷纷讨论,到底是QQ音乐还是网易云音乐更黑的时候,许多周杰伦粉丝意外发现了一个宝藏之地:咪咕音乐。尽管腾讯音乐很早就拿下了周杰伦所有音乐的独家版权,大家却意外发现,咪咕音乐不仅可以免费听周杰伦,甚至还能免费下载。
咪咕音乐是何方神圣,凭什么能够突破腾讯音乐的版权防线。这一切,还得从咪咕音乐的亲爸爸“中国移动”开始说起。“巨头都爱周杰伦”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就连中国移动和央视这一类具有官方性质的巨头也概莫能外。
初代“在线音乐巨头”的青睐
咪咕音乐能够在腾讯音乐的版权围剿中实现突围,很大程度上获益于中国移动在彩铃时代的版权继承。咪咕音乐前身为2006年成立的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作为当年国内最大的正版音乐内容库,中国移动拥有着周杰伦、五月天、陈奕迅等著名歌手的运营商版权。
谈及中国移动与周杰伦的合作,至少可以追溯至2003年,当时中国移动推出了一个专门针对年轻人的客户品牌“动感地带”,经过多轮筛选之后,最终选择了周杰伦作为品牌代言人。
作为国内事实上的第一个“在线音乐巨头”,中国移动从这次合作中受益颇多。
从产品层面,凭借着周杰伦在年轻人中的强大号召力,动感地带成为中国移动旗下除了神州行、全球通之外的第三大品牌。而周杰伦也凭借着中国移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进一步打入内地市场。

从收入层面,2006年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成立后,依托于无线音乐基地的彩铃下载为中国移动带来了大量收入,2007年无线音乐基地产值便超过140亿元,而周杰伦正是当年的彩铃下载大户。
无线音乐基地成立一年后,恰逢周杰伦从阿尔发公司拿回自己歌曲的所有版权,周杰伦同样从中获利颇丰。2008年中国移动时任董事长王建宙前往台湾与周杰伦续约,杰威尔公司总经理杨峻荣还特地感谢中国移动帮助周杰伦减少了盗版损失。
在当年那个传统唱片业逐步衰落,而数字音乐盗版横行的年代,彩铃下载收费是许多音乐人唯一能够倚仗的收入来源。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在线音乐库,其彩铃收费模式甚至被行业认为是“挽救了中国正版音乐”。直到2011年,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仍占据国内数字音乐市场75%的收入,收入高达200亿元。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中国移动才是中国在线音乐行业的第一代巨头,当时网络上非常热门的百度音乐、天天动听等音乐网站反而只是助长了盗版。直到2014年国家版权局牵头对在线音乐行业进行正版化整顿之后,腾讯音乐在数字音乐付费领域的崛起才将无线音乐基地取而代之,并于2015年改组成立了咪咕音乐。

从当年的运营商彩铃渠道,到后来的在线音乐平台,再到今天的短视频平台,周杰伦就像一个永不过时的符号,并未随着音乐行业载体的变更而落下,反而一直是各大音乐巨头的宠儿。
这或许也印证了一句话:能让你和你妈,还有你小侄女儿一起哼唱的华语歌手,从来只有周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