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米尔创作于1660年到1661年间《代尔夫特风景》,未经任何修饰,却赋予它们超验的美感,堪称荷兰黄金时代最著名的城市风景画。
生命短暂,而艺术长存。
——希波克拉
它能让“憧憬”的心情转换为提香笔下的威尼斯;让“顿悟”成为维米尔的《代尔夫特风景》中一块小小的黄色墙面……
—《音画与时日:普鲁斯特与绘画、音乐及艺术哲学》

《代尔夫特风景》(局部)
“从第一次在海牙博物馆见到《代尔夫特风景》,我便知道这是我这辈子见过的,世界上最美的作品。”这是法国意识流文学大师普鲁斯特在荷兰海牙博物馆看到《代尔夫特风景》后,写给朋友的信,称他看到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作”。
在他的《追忆逝水年华》中,以一个临死作家贝戈特的视角,再次表达对这幅画的喜爱。在他看来,“唯有艺术,可以重寻时光。”
《代尔夫特风景》是维米尔创作于1660年到1661年间的风景画。这幅画以科尔克运河南岸为视角,描绘了维米尔故乡代尔夫特的景观。该作堪称荷兰黄金时代最著名的城市风景画。

代尔夫特风景
乍眼一看,这幅画就像一座荷兰城市的地貌图,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维米尔选取城市生活中的一角场景,未经任何修饰,却赋予它们超验的美感。
顺着画面的视角,越过水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既是代尔夫特,又像是祥和的圣城耶路撒冷。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代尔夫特城,两道城门沟通了主城区与运河。

代尔夫特代表性建筑历历在目
画面右侧,那座有着两个尖塔的建筑即鹿特丹门,城门背后的狭长的通道通向正门,也就是画面中心那座饰有钟楼的斯希丹门。
古城墙背后,代尔夫特的主城建筑沐浴在阳光下,那座高耸的教堂塔楼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代尔夫特新教堂。

代尔夫特代表性建筑
河岸边停泊着几艘帆船,维米尔用厚重的笔触勾勒出了放下的白色船帆,这些船可通过内陆运河四处输送货物,是荷兰黄金时代最重要的运输工具。
平静的河面上映照着城市的倒影,画面栩栩如生。
靠近观画者的这一侧河岸,零星地站着几个人,互相默默交谈,这样的安排使得这个繁忙的贸易城镇多了一分宁静。


画中零星的人物
在这幅画中,维米尔通过轻点颜料,勾勒出一道道砖墙,使它们呈现出经过岁月洗礼的风貌。
在货船的刻画上,则采取了厚重的颜料来呈现光泽感,呼应以船体反射出的粼粼波光。对于水体本身,维米尔使用了一层层极为轻薄的油彩,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了近乎透明的视觉效果。
现有的维米尔风景画只有两幅,另一幅是《小街》。
《小街》如实地向人们展示了17世纪时,代尔夫特小城宁静的日常。画中零星几人都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小孩们趴在地上玩耍,两位妇女专注地做着家务。两栋砖红色老屋静默地伫立着,屋子前的鹅卵石街道干净整洁,天上的云也绵绵软软。

小街
人们仿佛走入了《代尔夫特风景》中的城门,散步到了小城深处,来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前,不经意间,这一幕就被定格在了记忆之中。
这两幅画都带有维米尔标志性的宁静氛围和写实风格,叙事性非常弱。画中没有什么隐喻,只是如实地映照着现实。
正是透过维米尔的《代尔夫特风景》和《小街》,如今的人们才得以一窥360年前的荷兰城市风貌。

维米尔《小街》(局部)
2011年,荷兰皇家铸币厂特别发行了印有《代尔夫特风景》的金、银纪念币,以追寻荷兰黄金时代的城市记忆。
普鲁斯特的文学作品,都以追寻、复活并强化记忆中的往事为中心。有评论认为,普鲁斯特的“追忆”,与其说是关乎时间,不如说它关乎艺术,艺术能超越时间,是重现“似水年华”的方式,也是认识自我的方式。
或许,这才是他由衷地赞美《代尔夫特风景》的原因所在吧!


今天的代尔夫特与维米尔的《代尔夫特风景》
关于《代尔夫特风景》
描绘了维米尔故乡代尔夫特的景观;
画中景观仍可在今天的代尔夫特寻找到;
岸边的零星几人,渲染了宁静气氛;
堪称荷兰黄金时代最著名的城市风景画;
该作被普鲁斯特赞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