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选择了含蓄和留白——维米尔《窗前读信的少女》
《穿前读信的少女》是维米尔描绘室内活动的首批系列作品之一。这幅早期作品可以说是维米尔绘画生涯中的奠基作品,为他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风格开辟了道路。

维米尔没有杜撰,只是叙述。他选取城市生活中仅有的一点场景与人们的生活态度,未经任何添加却赋予它们超验的意味。

——温迪嬷嬷

《窗前读信的少女》(局部)

17世纪的荷兰,旧秩序渐渐被打破,信件作为传情达意的最佳工具,在新兴的中产阶级市民中流行了起来。

写信的人含情脉脉,读信的人翘首以盼,这是市井生活生动而真实的日常,画家们也乐于刻画这样的场景。维米尔作为一名风俗画家,对信件主题的偏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窗前读信的少女》是维米尔描绘室内活动的首批系列作品之一,创作时间大约为1657年。

窗前读信的少女

维米尔

画中描绘了一位少女临窗而立,神情专注地阅读着一封信,整个场景奇妙的柔和恬静之感。这幅画最初被归为伦勃朗或伦勃朗学派名下,1806年才更正为维米尔作品。

在这幅画中,维米尔描绘了一个高屋顶的房间,房间的窗户敞开着。房间里有一把椅子靠在墙角,一张铺着毛毯的桌子上摆放着装有水果的果盘,这些家具陈设构筑了空间感。

桌上的毛毯和装有水果的果盘

画面前景上还有一块拉至右侧的帷幔,占了整个空间将近三分之一的位置。

桌子和帷幔构成了一条视觉屏障,遮挡了这间大屋子里多余的后景,同时也将观者与读信少女隔开一段距离,保持神秘美感。

被帷幔和桌子隔开的少女

房间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室内布置简洁典雅、朴素舒适,透露出家的宁静温馨。

金黄色的帷幔自然垂下,铺着花绒毯的桌上放着果盘,暗红色的窗帘垂在打开的花格窗子上。透过宁静的画面,好似传来轻柔的音乐声,又好似读信女子温柔的呼吸声。

在画中,少女那卷曲的发梢,专注的模样,玻璃窗上她脸庞的影子,窗帘和帷幔的红绿对比,柔和的光线,厚重的桌毯……让人感受到了恬静优雅之美。

恬静的少女和窗户上映照的脸庞

这幅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窗户上朦胧地映照出了少女的脸庞。但实际上,根据少女的面部朝向以及身体倾斜角度,窗户中的影像是不符合常理的,衣领部分也有些奇怪。

画作X光分析显示,在最初的版本中,读信少女整个身体要比现在的版本小一些,并且她四分之三的身体背对观者,所以朝向窗户的幅度更大一些。

诺博特·施耐德在《维米尔》一书中写道 : 窗户代表着少女对外面世界的渴望,而桌上的水果则代表着私情。

透过X射线,可见画面右上角的丘比特形象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透过X射线,人们发现,其实在原来画面的右上角,曾经画有一个爱神丘比特。后来维米尔选择把小丘比特隐去。与其把想表达的全部画出来,他选择含蓄和留白。

画中的许多元素都被维米尔运用到了后来的作品中,包括房间的布局以及透过窗户在房间内形成的明暗对比,这些后来都成了维米尔作品的典型特征。

所以,这幅早期作品可以说是维米尔绘画生涯中的奠基作品,为他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风格开辟了道路。

读信的少女与窗户形成的明暗

信件这一主题,后来也常常被维米尔用在画中。在《窗前读信的少女》之后,维米尔又相继画了《读信的蓝衣女子》、《写信的女子》、《女主人和女佣》、《情书》、《写信女子与女佣》等五幅含信件主题作品。

读信的蓝衣女子

维米尔

考虑到维米尔的已知作品总共才35幅,我们就不难看出信件主题的重要性了。

在“信件”这一主题上,维米尔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对女性心思的关注与刻画。这六幅描绘室内读信、写信场景的画中,无一例外只有女性。

《写信的女子》

《窗前读信的少女》和《读信的蓝衣女子》描绘了女子专注读信的私密时刻,精确地捕捉到了女性心思细腻柔软的特点,刻画出了她们暧昧而朦胧的神态。

而在《女主人和女佣》、《情书》等作品中,维米尔安排了一位女仆来传递信件,描绘着紧张而神秘的时刻。

相较于描绘女子专注读信的私密时刻的作品,这些画中的光线也更加暗一些,从而有了更强的戏剧性张力。

《女主人和女佣》

《情书》

关于《窗前读信的少女》

维米尔的早期作品,为后来的创作风格奠定了基础;

作品描绘了一位少女在敞开的窗户前专心读信的场景,展现日常生活的恬静优雅之美;

桌子和帷幔构成了视觉屏障,形成了构图的平衡;

信件这一主题,之后也常常被维米尔用在画中。

阅读数 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