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以撒和利百加的婚礼》,是法国风景画家克劳德·洛兰的代表作品之一,兼具古典主义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特色,对后世风景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迄今洛兰仍被认为是目前最完美的风景画家,我想他当之无愧。
——康斯太勃尔

洛兰《罗马的乡村》1639年
法国风景画家克劳德·洛兰一生大部分时间也在意大利度过。
他终生醉心于海景和意大利风景,对罗马那些有古代遗迹的景色进行过大量的研究的描绘。
洛兰在运用光和色彩方面有着独特的造诣,他的画总是笼罩在一片朦胧、金黄的柔光之中,弥漫着一种和谐而温馨的气息,洋溢着一份慑人的魅力,让人沉醉。

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1600-1682)
《风景:以撒和利百加的婚礼》,又名《有舞者的风景》、《水磨坊景观》,是他根据意大利的风景创作的多幅风景画之一。
作品沿用了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兄弟创造的油性坦培拉技法,画作使用了横幅画框,具有平稳开阔、舒展、气魄宏大的特点。
画作的精髓在其意大利式的风景,与荷兰式风景不同,画作表现了罗马郊外的景色,内容极为丰富。

洛兰《罗马凡西诺广场》 1636年
表现较大比例的内容有:天空、草地、河流、树木、道路、建筑;表现较小比例的内容有:船只、水车、人物、动物、乐器等。
从内容来看,画家把不同地方的风景有组织的结合在一起。画作大面积的使用了较为稀薄的颜色,只有草地、树木、人物等近景内容使用了多层次颜料覆盖的表现技法。
由于画作使用了逆光的照射角度,画面整体感强烈,轮廓线清晰。

风景:以撒与利百加的婚礼(水磨坊景观)
其内容取材于《圣经》,故事内容是:
亚伯拉罕与妻子萨拉,要求管家以利以歇为他们的儿子——以撒,在阿兰寻找一位妻子。管家带着几个仆人和十只骆驼,载满了各种各样的贵重礼品去了阿兰。
管家在这座城市的一口井边遇到了利百加。在利百加的家人同意她嫁给以撒之后,利百加的母亲派遣了保姆和几个仆人与亚伯拉罕的仆人同去。当管家等人归来之后,以撒和利百加很快就举行了婚礼。

《风景:以撒和利百加的婚礼》(局部)
虽然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但其情节并未在画作中表现出来,而是让位于罗马优美的自然风光。
画作中没有表现骆驼、水井以及以撒与加百利的婚礼场景。虽表现了众多的人物与动物,但他们以极小的比例作为画面的点缀。
画家重点表现的内容有天空、河流、植物、山石以及建筑等罗马郊区的自然风景元素。
碧蓝、明净的天空漂浮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云朵,由于浓淡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

云彩
远处,天空、白云、山石、河水雾蒙蒙的交织在一起,难以辨析。高低不同的地形把蜿蜒曲折的河流分成两半,形成一条天然的小型瀑布,河水一泻而下。
河水源头,有一架多拱石桥连接着河水两岸。河岸左侧表现的是罗马小型宗教建筑,从色彩以及造型样式来看,这座建筑筑造时间短暂,而河岸右侧的建筑群是一座古老的城堡,断壁残垣使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间沧桑。
画面前方的小石桥连接着画面两端高大浓密的树木,树木枝繁叶茂,树冠直冲画面之外,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光线透过叶子之间的缝隙投向芳草碧绿的地面。

河岸左侧的是罗马小型宗教建筑
画作也表现了众多的人物,在整幅画面当中比例很小,几乎辨别不清人物的相貌和表情。人物有的独自出现,有的成组出现,动作各不相同。
画面表现的主要是热闹的舞蹈场面,画面中的人物以两个欢快的跳跃着舞步的舞者为视觉中心向外扩散。
有的人抱着小孩与他人坐地促膝而谈,有的人手持锄具站立并聚精会神地欣赏着舞蹈作休憩状,有的人用手在腿上打折节拍而沉醉于器乐演奏者美妙的音乐当中,有的人肩并肩一边交流一边前行,有的人从河边汲水归来。
画面远处,有的人在水车旁的河边洗衣服,有的人在划船……

前景中的人群
画家为众多的内容精心地安排其位置及大小,作品形成了一幅内容丰富、场景宏大,人民生活富足、安乐的世俗生活场景,这就是画家理想中的风景。
一切具象事物呈现在观者的眼里,却能够使人产生非常具象的联想,从画面中能感受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远处风景
关于《风景:以撒与利百加的婚礼》
法国风景画家克劳德·洛兰的代表作品之一;
兼具古典主义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特色;
故事情节让位于罗马优美的自然风光;
把不同地方的风景有组织的结合在一起;
表现的是理想中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