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已知的36幅作品中,其中有13幅都表现了乐器或音乐家的主题,出现频率非常高。在画中,维米尔表现出音乐的律动感,整个画面洋溢着音乐本身的美感。
光影入画,色泽鎏金,音乐是荷兰黄金时代画作中常见的主题,维米尔的画作也不例外。
就维米尔个人而言,在已知的36幅作品中,其中有13幅都表现了乐器或音乐家的主题,出现频率非常高。

维米尔《吉他演奏者》(The Guitar Playe)约1672年
在这些作品中,出现众多巴洛克时期流行的乐器,包括维金纳琴、维奥尔琴以及鲁特琴之类。在维米尔的作品中,音乐相关的场面被描绘得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多彩,有一人独奏的抒情,有沉思的画面,有音乐会的现场,还有音乐家与学生之间恋情的场景。
透过画面,我们不禁会想,他们在弹奏什么曲子呢?维米尔画中人的生活与音乐又有怎样的关系?

老鸨
在维米尔的第一幅风俗画《老鸨》中,画面左侧的男子就是一名乐师,他手中拿着一把琴,这是当时流行的弦乐器鲁特琴。
鲁特琴原本寓意着和谐的关系,但它出现在妓院这个场景下,更可能是为了突显情欲主题这一弦外之音。

维米尔《音乐课》
布面油画 74.1×64.6cm 约1662-1665年
英国皇室收藏
维米尔有幅画的名字就叫《音乐课》,这幅画直接向人们展示了上层人士学习音乐的场景。
画中的女子正在弹奏维金纳琴,旁边站着一名男子,他很可能就是女子的指导老师。在讲究的地板上,还放着一把大提琴,展示了富裕人家音乐课的丰富多彩。

《音乐课》中出现的乐器
画面传达的就如表象所见?
显然不是,画中男女有的姿势、表情都别有深意。《音乐课》里的维金纳琴上写着这么一句话:“音乐陪伴欢乐,慰藉忧伤”。一幅表现音乐课的作品,为何会忧伤?
《音乐课》被认为维米尔最难懂的画作之一,镜子里女子的面孔朝向,揭示了画中两人不寻常的关系。
男人似乎被孤立在他的欲望中,以他秘怀的情感,凝视着他确信为对象的女人;而她也密约般,同样以对他的凝视,孤立了自身。

《音乐课》中的“老师”与“学生”
在另一幅被盗的维米尔作品《音乐会》中,画家描绘了演奏小键琴的女子与弹着鲁特琴的男子合奏的画面。旁边还站着第三个人,她正在看着手中的乐谱。
背景墙的右侧,挂着一幅由Drick van Baburen画的《老鸨》。

维米尔《音乐会》(被盗)
布面油画 72.5×64.7cm 约1664年
加德纳艺术馆
《吉他演奏者》是维米尔艺术生涯后期的作品,创作时间约为1672年。
画作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孩正在弹吉他的场景。她身上是那件常常出现在维米尔画中的,那件黄色貂皮绸缎短袄,戴着维米尔画中标志性的珍珠项链,梳着富人阶级时兴的发型。
她的面部表情欢乐而有情调,让人联想到画面之外还有一位聆听者在和她互动。她的手拨动着琴弦,维米尔将音乐的律动感通过模糊的琴弦表现了出来,整个画面洋溢着音乐本身的美感。

维米尔《吉他手》
布面油画 53×46.3cm 1672年
英国肯伍德府
在《女子和鲁特琴》中,穿黄色貂皮绸缎短袄的女子正在给鲁特琴调音,这种琴在17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十分常见。
地板上散落着乐谱,还有一把奥维尔琴,联系到女子看向窗外的姿势,人们猜测她或许是在等待一位与她合奏的人。

维米尔《持鲁特琴的少女》(Woman with a Lute)
布面油画 51.4×45.7cm 1662-1664年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维米尔逝世前最后画了两幅音乐主题的画,分别是《站在维金纳琴前的女子》和《坐在维金纳琴前的女子》。
维金纳琴素以制作精细而闻名,画作中的这架更是精巧别致:大理石的琴身上还绘有山水风景。
这架琴的出现完整地传达了画作的寓意一一爱情。在这一时期,琴象征着情;而在一些17世纪的诗歌中,女子的纯真则往往与自然美景相辅相成。
《站在维金娜琴前的女士》中,根据x射线显示,维米尔本在女主人公身后添上了一幅爱神丘比特的画像,意为演奏的曲目与爱情相关。
丘比特手中握有一张纸牌,根据荷兰本地的谚语,其寓意为“只有一张牌,不可能作假”,意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而女主人目光直视方向的蓝色座椅处空无一人,显然她是在思念心中所爱。

维米尔《站在维金纳琴前的女子》
(Lady Standing at a Virginal)
布面油画 51.7×45.2cm 1670-1672
伦敦国家美术馆
当然,音乐也不全是在暗示情欲或爱情。例如在《绘画的寓言》这幅画中,蓝衣女子手中拿着的长号就是名望的代表,暗示着画家的雄心壮志。

《绘画的寓言》(局部)
在《中止奏乐的女孩》一画中,女孩面前的桌上摆着一把西特琴,上面放着一本摊开的乐谱,她身后站着的男子正在与她共读手中的一页纸。
这些元素加在一起,暗示这幅画描绘的可能是一堂音乐课的场景。

维米尔《中止奏乐的女孩》
(Girl Interrupted at Her Music)
布面油画 39.4×44.5cm 1660-1661年
纽约弗里克收藏馆
在当时的上流社会教育中,音乐课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所以以音乐为主题的画作更容易引起富裕顾客的共鸣,能够卖出更好的价钱。
从第一幅《老鸨》再到生前最后这两幅,音乐主题在维米尔的整个绘画生涯中可谓贯穿了始终。
想必维米尔也希望,后世观者在观赏他的杰作时,也能够体会到同样的音乐场景和它们带来的愉悦感受。

维米尔《坐在维金纳琴前的年轻女子》
(Young Woman Seated at a Virginal)
布面油画 25.2×20cm 约1670-1672年间
纽约莱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