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宫娥》,委拉斯开兹还有——《基督受难》
委拉斯开兹的《基督受难》,不同于其他画家对基督如何遭受苦难的重点描绘,而选择干净简单的直白刻画,在画中将宁静、干净、庄严和贵族气息完美融合,充满独特的灵性和神秘感。

我只要一回想起我死去的哥哥的照片,和委拉斯开兹的基督画像复制品并排放在我父母的卧室里,就无法控制地颤抖。

——达利

《基督受难》(局部)

基督受刑的场景无疑是成功画家不可规避的一个题材,在画中将宁静、干净、庄严和贵族气息的完美融合,则是委拉斯开兹才能创作出的标志。

1629年,西班牙宫廷画家委拉斯开兹在国王菲利普四世的赞助下,从巴塞罗那乘船游历意大利。

在意大利逗留期间,委拉斯开兹见识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作品。归国后,一幅带有意大利风情,又极具委拉斯开兹个人风格的《基督受难》诞生了。

委拉斯开兹(Velazquez,1599-1660)

由于缺乏资料,这幅画的日期不详。通常,美术史学家认为这幅画是委拉斯开兹从意大利回来后创作的,可能在1631年到1632年之间。

平静的身体姿势、理想化的脸和倾斜的头部,都透露着古典主义绘画的影响;另一方面,卡拉瓦乔主义的色彩,可以从背景和身体之间强烈的明暗对比,以及十字架上强烈如闪电般的人体形态中看出来。

基督受难
委拉斯开兹

委拉斯开兹沿用了17世纪公认的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模式。

这种被委拉斯开兹采用的公认模式,也被广泛运用在十字架上:四根钉子,两脚合在一起,以经典的对位姿势——躯干与十字架重叠——支撑着一个小木架。

米开朗基罗《架上基督》1540年

画中呈现的是一个真人大小的正面裸体,没有叙事场景的支持。除去整幅漆黑纯色背景之外,仅仅只有苍白的基督身躯。

被四个钉子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双腿并拢,两只手臂摆出一条微妙的曲线,典型的“阿波罗式”的躯体构图。

双脚渗出的血迹几乎干涸了

精致的缠腰布在基督的骨盆位置打了结,但尺寸大小似乎是吝惜颜料般,仅仅使用了很小的面积,使得基督的裸体尽可能地做了展示。

人物头部散发着隐约狭窄的光晕,仿佛它来自躯体本身。脸庞低垂,紧贴胸部,长长的直发遮住了部分面孔,似乎在预示着死亡。

基督低垂的脸

虽然身体右侧有着致命的伤口,但干净的构图缺乏巴洛克时期特有的戏剧性,反而充满独特的灵性和神秘感。

耶稣身上致命伤口

虽然没有叙事场景的支持,但委拉斯开兹抛弃常见的缩写“INRI”,反而使用了三种文字(希伯来文、希腊文、拉丁文)的全文来记录基督受到的宣判,展示了画家本人的博学多才。

十字架上的判词

这幅画的神秘宗教性也激发了许多宗教著作的灵感。特别是西班牙作家、哲学家米格尔·德·乌纳穆诺创作的诗歌《委拉斯开兹的基督》。

不同于其他画家对基督如何遭受苦难的重点描绘,而选择了干净简单的直白刻画,或许这才是委拉斯开兹在同时代的艺术家中无法企及的原因。

被钉住的基督的手

关于《基督受难》

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代表作;

画面宁静、干净、庄严;

融合了古典主义与卡拉瓦乔主义;

干净的构图缺乏巴洛克时期特有的戏剧性;

简单直白地刻画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一幕。

阅读数 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