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格涅斯”风格里的神话彩蛋——委拉斯开兹《阿拉克涅的寓言(纺织女)》
委拉斯开兹的《纺织女》几百年来被认为描绘的是挂毯工作坊中女工纺织的场景。直到1948年,迭戈·安古拉发现这幅肖像画暗示了奥维德《变形记》中的故事,这幅画才有了它的另一个名字:《阿拉克涅的寓言》。

在昔日的艺术作品中,以委拉斯开兹的作品为首屈一指。

——列宾(俄国画家

《阿拉克涅的寓言(纺织女)》(局部)

你有想过得罪女神是怎样的悲催下场吗?

奥维德的长诗《变形记》中,讲述了一位年轻的纺织女阿拉克涅的故事,她因得罪女神,而被变为蜘蛛。

奥维德(Publius Ovidius Naso)

阿拉克涅出身卑微,但是以其精湛的纺织技艺享誉整个吕底亚,即使是附近的宁芙仙女们也经常赶来欣赏她纺织。

有一天,骄傲的阿拉克涅大声向密涅瓦发起挑战,声称如果密涅瓦赢了,怎么样都行。在向这位放肆的挑战者警告无效后,密涅瓦接受了比赛。

密涅瓦这个名字,也许多数人没有听说过。其实,这位守护智慧,掌管女红、纺织、战争的女神,还有个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大名:雅典娜

罗马神话中的女神密涅瓦

密涅瓦纺织了以雄伟的雅典卫城为背景,她与波塞冬对雅典的保护权展开竞争的故事。四周还别有深意地点缀了诸神惩罚狂妄挑战他们的凡人的四个故事。

相反的,阿拉克涅则纺织了诸神那些不名誉的风流韵事,那些大神们如何伪装自己,勾引奸污女神和凡间女子的故事。

鲁本斯《劫夺吕西普的女儿》1618年

阿拉克涅的作品是无与伦比的,连作为授予她技艺的纺织女神——密涅瓦本人也难以挑出瑕疵。

但是纺织女神却十分愤怒,把这一幅织有众神丑事的织锦撕成了碎片,并把阿拉克涅变成一只蜘蛛。

Judy Takács所画的阿拉克涅

委拉斯开兹在此故事基础上创作的画作,几百年来被定义为,是描绘挂毯工作坊中女工纺织的场景——《纺织女》。

直到1948年,迭戈·安古拉(Diego Angula)发现,这幅肖像画暗示了奥维德《变形记》中的故事,这幅画才有了它的另一个名字:《阿拉克涅的寓言》。

阿拉克涅的寓言(纺织女)

委拉斯开兹

委拉斯开兹,其主要职业生涯服务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但除了是一名以肖像画闻名的宫廷画家之外,他受到巴洛克时期卡拉瓦乔的影响,以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细节为题材,创作出大量“波德格涅斯”风格的作品。

委拉斯开兹(Velazquez,1599-1660)

画中展示了西班牙纺纱工坊的场景。

画面分为两部分,在背景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受罚的侍女,对应挂毯的主题,这就是画作被命名为《阿拉克涅的寓言》的原因。

挂毯前受罚的侍女

在画面的远端有一幅挂毯,上面描绘的是鲁本斯仿效提香作品《劫掠欧罗巴》的一幅画作。正好与阿拉克涅纺织诸神那些不名誉的风流韵事的作品对应

鲁本斯的这幅作品被西班牙宫廷收藏,故作为宫廷画师的委拉斯开兹一定有所观摩。

画中远处挂毯中的《劫掠欧罗巴》部分

鲁本斯《劫掠欧罗巴》

近景中五位女工正在辛勤工作,最左侧裹头巾的妇人歪头和身旁的同事在交流工作。

身旁收拢帐幕的女子将观者的视线转向新的场景,好似邀人欣赏“画中之画”,这种效果为佛兰德斯画家所钟爱,后来也为西班牙黄金一代的画家们所普遍采纳。

收拢帐幕的女子

身前纺纱车描绘细致入微,委拉斯开兹运用了涂抹的技术,使得机器仿佛正在高速旋转。

这样的处理手法,引人称赞道:画家在研习了速度的影响后,没有在这里画出纺车的轮辐和织工的手——这是因为肉眼在纺车运转时,根本无法看到这两样东西。

正在运转的纺纱车

其余三位女工也在忙碌自己的活计,猫咪在地上摆弄着毛线团自娱自乐,整个画面具有一种运动的质感。

地上的小猫与线团

后方隔着的开放间内,几位衣着华贵的妇人正在欣赏已经完成的挂毯。

画中光线的运用让作品像一幅摄像机留下的快照,记录了当时挂毯工厂生产者的劳动生活场景,这也是最初人们认为它仅仅属于波德格涅斯风格画作的原因。

波德格涅斯风格是17世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城流行的一种画风,主要指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风俗画

墙上挂着的线团

直到安古拉的发现,才对这幅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分析。

布满空间的纺丝就像命运女神的丝线五位女工位于画面左、中、右,对应纺、量和裁剪三种工作,循环往复就像命运的轮回。

画中女工

画中裹头巾的妇人象征着女神密涅瓦,右侧背对着观众的纺织女工则是反抗者阿拉克涅。与此对应的便是背景中发生的一切。

纺织的女工就是神话的现实映照,现实和神话的不断交织,使得场景充满了宗教意味。

象征着女神密涅瓦的女工

如果我们将其再加以延伸,也可以发现,画中的纺织布料的舒适、柔软、脆弱、局限是女性象征的化身,正好与具有重量的铁、锻造需要的力量感象征的男性相对应。

除此以外,作品光线的运用同样出神入化。因此,这幅画可以说是委拉斯开兹晚期中最具神秘性的代表作。

代表阿拉克涅的女工

直到今天,阿拉克涅(Arachne)还一直悬吊在她自己织成的网上,从体内抽丝纺线,并且永远在织,就像她变成蜘蛛以前那样。但她的名字被沿用下来,成了书中永远的“蛛形纲”Arachnid。

得罪女神的最坏下场,我想也就是如此吧!

委拉斯开兹笔下丝线的质感

关于《阿拉克涅的寓言(纺织女)》

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代表作;

记录了当时挂毯工厂生产者的劳动生活场景;

暗示了奥维德《变形记》中的故事;

现实和神话的不断交织使得场景充满了宗教意味。

阅读数 1.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