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逃亡埃及》中,卡拉奇创造了一种“理想化”、“古典”的风景样式,奠定了古典主义风景画的基本模式。
恬静的风景画《逃亡埃及》,是安尼巴莱·卡拉奇留给后人最具影响力的遗产范例。在此幅作品中,卡拉奇创造了一种“理想化”、“古典”的风景样式。

卡拉奇《逃往埃及》(局部)
《逃往埃及》是圣经题材,描绘了耶稣出生后,为了躲避希律王的杀戬,全家人在拂晓之前,从巴勒斯坦逃往埃及的情景。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都曾涉及该母题,如乔托、提香、丢勒等。

勃鲁盖尔《逃往埃及》1563年
但卡拉奇与前代大师不同的是,他没有将耶稣和圣约瑟夫作为画面的主体,而是着重笔墨去描绘风景。
17世纪,风景画已在风俗画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受欢迎程度在17世纪早期便与日俱增。自然之美此前被或多或少地当作背景的作用,在情感上或多或少地与画布上的主体相协调。卡拉奇便是以风景画中强烈的诗意来表现自己。
在《逃往埃及》的画面中,圣母怀抱着小耶稣和圣约瑟夫缓缓地渡过小溪,慢慢地走向远方的埃及,三人比例很小,只占画面的一小部分。卡拉奇在描绘这幅宗教的英雄题材时,似乎更想塑造的是理想化的田园风景。

卡拉奇《逃往埃及》
布面油画 229×121cm 1603-1604年
意大利罗马帕姆菲利美术馆
画作中的风景并不是真正的自然的风景,而是经过画家处理过的理想的风景。
连绵的群山、静静流淌的小溪、沐浴在阳光下的树枝,所有这些乡村田野的景象占据着画面主体。同时,卡拉奇运用前景树木的暗调子,与背景天空的亮调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而狭窄的溪流和田野形成了“之”字形构图,引领观者的视线自然地投向中景矗立着的庄严、肃穆的古堡。
安尼巴莱·卡拉奇通过对光和大气细微变化的刻画,开掘出了风景本身固有的表现潜力,使其发挥了与绘画的叙事性同等重要的作用。

《逃往埃及》背景中的风景与城堡
卡拉奇在此幅画中,形象地描绘出神的法则和人的理性的自然秩序,同时画面中流露出的庄严、肃穆的氛围,奠定了古典主义风景画的基本模式。
在卡拉奇的《逃亡埃及》中,和谐、古典式的对称、幻想世界大同的理想主义,浓烈的感情,以及真正具有个人色彩的戏剧性熔于一炉。

卡拉奇《返回埃及的途中》
关于《逃往埃及》
安尼巴莱·卡拉奇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
创造了一种“理想的”、“古典的”的风景样式;
作品使风景发挥了与绘画的叙事性同等重要的作用;
塑造了理想化的田园风景,奠定了古典主义风景画的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