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多·雷尼:璀璨的巴洛克艺术大师,歌德​​​​​​​称其为“怪才”
雷尼作品对纯粹美的追求,浮雕般的画面、鲜亮的色彩和富有表现力的光,赋予画作单靠人物永远无法获得的情感力量,这便是后世常说的巴洛克主义。

古典主义的传承者圭多·雷尼受教于卡拉奇学院,他知道如何找到与卡拉瓦乔的交会点,并能够发展出一种完美、庄重而严谨的艺术风格。

——罗萨·乔治

雷尼《忏悔的抹大拉》约1635年

位于欧洲艺术发展中心的意大利,除了是文艺复兴的兴盛地之外,巴洛克艺术也起源于此,圭多·雷尼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1575年,雷尼出生于博洛尼亚卡尔文扎诺地区音乐世家,但他对父亲的职业并不感兴趣,反而热衷于绘画艺术。

1584年,开明的父母在将他送到丹尼斯·卡尔瓦特的画室,接受色彩训练。之后,卡拉奇兄弟也加入该画室,三位年轻人给画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后来,雷尼和卡拉奇兄弟一起加入了安尼巴莱·卡拉奇创办的艺术学院。他们在这里研究、探讨,展开思想的碰撞。

圭多·雷尼(Guido Reni,1575-1642年)

作为卡拉奇学院早年的学生,雷尼无论在博洛尼亚还是在整个欧洲,都超过了卡拉奇家族几位画家的名望。

在这里,雷尼研究古典主义以及拉斐尔艺术风格,并制作了第一批版画,内容为纪念教皇克莱门特八世访问博洛尼亚时情形,深得好评,他的个人风格也在这里得以成形。

除了卡拉奇家族的作品外,拉斐尔的壁画和古希腊雕塑,都是雷尼创作时的主要灵感来源,他努力实现古典和谐,以理想化的方式反应现实,画作整体沉稳祥和。

雷尼最典型的特色是画中的人物常常是仰望天空的姿势。主要原因在于他表现的是宗教题材作品,画中人物仰望的是神和上帝,即便耶稣,也是头戴荆棘,仰望天父。

雷尼《圣西西里亚》1606年

1601年底,雷尼跟随卡拉奇,装饰法尔内塞宫的壁画。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雷尼的技术与眼界得以大大地提升。

当卡拉奇去世后,雷尼自然而然地承袭其衣钵,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艺术家。

在1607-1614年期间,他始终是罗马博尔盖塞家族最受欢迎的画家。在此期间,他为圣多米尼克教堂绘制了《无辜者的大屠杀》,这是他最著名作品之一。

雷尼《无辜者的大屠杀》1611年

作品的风格让人想起已故的拉斐尔,雷尼也成为后来法国人研究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重要参考。

帕拉维奇尼宫中央大厅顶部的转绘式天顶湿壁画《曙光女神》,是雷尼之后创作的巨制,作品完成于1614年。

受此作影响,雷尼画中的优雅,变成了对纯粹美的追求,浮雕般的画面、鲜亮的色彩和富有表现力的光,赋予画作单靠人物永远无法获得的情感力量,这便是后世常说的巴洛克主义。

雷尼《曙光女神》1614年

1618年,雷尼短暂到达那不勒斯,接受委托,为圣热纳罗大教堂绘制天顶画,但他受到了当地艺术家的嫉妒和迫害,完成委托后,他很快地离开了那不勒斯。

或许是对罗马的厌倦,1624年,雷尼返回博洛尼亚定居,建立新的工作室,并且开始尝试不同风格交替绘画。

1642年,雷尼在家乡博洛尼亚逝世,被埋葬在圣多米尼克教堂的玫瑰念堂中。

生活在故乡期间,除了为教皇、主教绘制肖像外,雷尼也创作了许多蚀刻版画。他的绘画技巧成为当时博洛尼亚地区的标准,复制他版画的人也奉其为宗师。

雷尼的宗教画也使他成为当时欧洲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并成为其他巴洛克艺术家学习的榜样。

雷尼《圣约瑟夫与圣婴》1640年

定居博洛尼亚以后,雷尼在那里他继续领导古典主义理想的复兴。古典主义此前曾因文艺复兴元素而不堪重负,而在雷尼的带领下,它又回归了往日庄严而自然的美。

雷尼是一位性情孤僻的画家,德国诗人歌德曾经称他为“怪才”。遗憾的是,由于我们的生活日趋世俗化,而雷尼过分强调宗教虔诚,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的作品不为人们所重视。

雷尼作品中纯正的巴洛克风格,尤其受到后来不齿巴洛克画作的人们的遣责。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巴洛克风格才在人们的观念中,被拨正为一种“用图画表现的激情”,而雷尼这位杰出的画家,也随之逐渐被重新认识。

雷尼《希波墨涅斯与阿塔兰忒》1618-1619年

关于圭多·雷尼

巴洛克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作品中,寻求卡拉奇与卡拉瓦乔的交会点;

在雷尼的带领下,古典主义回归了往日庄严而自然的美;

其作成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重要参考。

阅读数 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