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也要双倍补贴,京东联合快手抢回618主战场
618进入白热化,双倍百亿补贴背后,京东快手在打什么算盘?

今年618,从启动时就已经是一场补贴与低价的大战。

苏宁放出狠话,“我们的价格比对手至少低10%”;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更是财大气粗,“一直到6月20日,全平台补贴不设上限”。

“618购物节”最早来源于京东的店庆日优惠,在近两年已经发展成第二个“双十一”,是所有电商品牌必须备战的购物节。现在阿里、拼多多等电商也在伺机抢占618主场。

就在6月16日,拼多多股价续刷历史高位,市值首次突破900亿美元,也再次反超京东。作为618的东道主,京东想尽各种办法抢回地盘。

“这是京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补贴。”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韩瑞此前对媒体提到。这些补贴包括了从5月底开始陆续推出的百亿补贴、千亿补贴等。

随着近一个月的促销互动接近尾声,很多平台也在释放最后的货源和补贴。

6月15日,京东零售与快手今日宣布共同启动“双百亿补贴”,并将在6月16日落地首场促销活动“京东快手品质购物专场”。用户在快手搜索“616”即可到达活动主会场,观看带有“百亿补贴”及“京东专供”标签的重点补贴直播场次。

此前,京东也宣布了与快手的合作,借助快手的直播带货平台,进一步提高平台GMV,扩大用户数量。如果京东和快手的合作常态化,并推出联合的补贴策略。

这场从拼多多开启的补贴大战,本质是利用低价与大牌结合,帮助拼多多反向进入一二线市场,并被阿里、京东等诸多电商平台复制后。由于降低了大牌和高质量产品的消费门槛,无形中也在推进更多用户的消费升级。

亏损赚用户:京东快手联手补贴

5月27日,京东零售和快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进行供应链方面的深入合作,京东零售将优势品类商品提供给快手小店,由快手主播选品销售。

在直播带货的热潮下,这一联手,对于快手和京东来说是双赢的选择。

一方面大部分人进入淘宝、京东这类电商平台的目的都很明确,会直接搜索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挑选并下单。而快手则会通过信息流推荐的视频和直播,让观众在无意间产生下单的欲望,扩大购物场景,也提高了购物金额。

另一方面,虽然快手的直播电商发展迅速,但是主要的货品还是是白牌/工厂货为主,走性价比路线。对于大牌产品,很多主播由于缺乏议价能力,无法拿到好的价格,也很难在直播中带货推广。

3月开始,快手启动了全球品牌合作计划,首期主要以美妆品牌为主,也在向3C品类扩展。目的就是吸引最好的品牌入驻,提高货品质量,获取更广用户。

但是相比京东直营,通过达人带货,品牌要进一步给出折扣,相当于双倍的让利。这对于品牌方会有一定的压力。

根据京东开普勒总经理陆寅宏提到,京东和快手其实是在做亏损的生意,都在让利做补贴,这些补贴的最终受益人会是达人、消费者甚至品牌方。

但是平台也并非赔本,比如从快手平台产生的京东自营订单,最终会计入京东GMV,在快手小店消费的用户,都有几率转化为京东平台用户。

鉴于快手和京东在用户上的互补性,平台仍然能够借助补贴提升用户量和GMV。

有趣的是,就在6月14日,快手头号主播辛巴复播,当天带货量超12亿。但是在他的直播间里,带货的家电类产品,却远没有京东的优惠力度大。一台的飞利浦净水器。辛巴直播间卖2999,而京东官网只有2499。

看来两家大型互联网公司,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来磨合。

拼多多的“逆袭”

所谓百亿补贴,其实也是一种低价竞争策略。拼多多是最早用“百亿补贴”打开市场,与初期的“9.9元包邮”异曲同工。

在活动中,拼多多选取平台上最为畅销的产品来做补贴。同时为配合补贴活动,平台也会要求厂家给到全网最低价,加上补贴后,就成为全网最最低价。与此同时,拼多多也会给与给多的资源位和露出机会,以最大限度提升销量。

对于电商平台,“百亿”并非一个大数字,但分布在最热门的种类上,就可以形成竞价优势。拼多多早年依靠下沉市场和价格低廉的产品起家,而百亿补贴选取的产品,多为较为高档的3C、美妆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来自一二线城市新用户。

其中,很多产品的全网最低价确实“低”出了圈——iPhone11的售价低至4499元,而iPhone11上市价格为5499元,整整降了1000元;SK2神仙水抢券低至499.....这些对一二线城市用户非常具有杀伤力。不少白领阶层都会选择为了买一款低价的苹果手机而下载拼多多。

这一打法也帮助拼多多向“上”走。2019年拼多多年活跃买家达到 5.85 亿,GMV(平台成交金额)突破万亿大关。

这也无疑触及到阿里和京东的利益,以往瞧不上“野蛮”补贴的两个平台,也在今年推出了类似 “百亿补贴”的方式来吸引用户。

大牌进入,补贴升级

进入2020年,补贴大战也从单纯的低价,衍生出了更为丰富的形态。比如引入打牌,结合直播带货,或者结合社区分享,为新用户导流。

其中,知名品牌的深度介入,是今年各大平台普遍的现象。

比如,苹果产品首次参加天猫618活动,参与的跨店满减。苹果官方旗舰店在开售1分钟即超去年全天的收入,平台也加大力度,紧急添加了2亿的补贴。

究其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很多家电、奢侈品等品类的消费受到抑制,品牌也希望通过618提升销售业绩。

拼多多继续升级“百亿补贴”的策略,与大牌的合作用“不搞预售、不付定金、无须凑单”的简单玩法,主打同品全网最低价直售。就如达达所说,“补贴上不封顶”。

今年,快手的大牌战略也有出色的表现。比如此前与董明珠合作的格力直播,最高价的空调高达5000元,但全场销售达到3.1亿。6月7日举办的寺库奢侈品专场带货,成交1.05亿,卖出了价格高达9.9万的爱马仕包和8.9万的绿水鬼。

由此可见,补贴战略,表面上似乎有巨大损失,但可以有效提升品牌的销量,增加平台GMV,也可以让平台获取更多高等级的用户。

对于公众来说,这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年复一年,消费者依旧在寻找最低价优惠中乐此不疲。

阅读数 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