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被和珅“欺负”的腐儒
是纪晓岚戏弄和珅,还是和珅欺负纪晓岚?

文/全历史 老三诺夫娜

1724年7月26日,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沧县)出生。

纪晓岚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四库全书》可是与《永乐大典》(此处可a1408年12月14日的南京)齐名的大型丛书。

他考据功夫了得,亲撰的《四库全书总目》被后世奉为了解古代典籍的必读指南;他善写志怪故事,《阅微草堂笔记》被鲁迅赞为“后人无人能夺其席”,蔡元培也将其与《红楼梦》(此处可a1921年3月27日的南京)《聊斋志异》并列为“清代三大流行小说”。

人们对纪晓岚的印象,大多来自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纪晓岚乾隆左膀右臂,幽默诙谐,与大贪官和珅(此处可a1799年2月14日的北京)巧妙周旋,出尽了风头。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剧照

而真实的纪晓岚,远没有那么风光,作为乾隆的御用文人,他半生战战兢兢,不但不敢捉弄和珅,还常被和珅“欺负”。

首先我们看一下,真实的纪晓岚什么样。

第一,读书多,不明理的“腐儒”。

纪晓岚一生从事文字工作,跟实务关系不大。有一次差点做了知府,但乾隆认为他的专长是学问,临时收回了成命。

做《四库全书》总纂官前,纪晓岚是靠写赞美诗引起乾隆注意的。每有盛事,乾隆都让人写诗赞颂。庆祝平定准噶尔和南巡(此处可a1799年2月14日的北京),纪晓岚都出手不凡,他的诗总能让乾隆眼前一亮,引经据典,大气不媚俗。

作为《四库全书》总纂官,他上头还有十多个总裁,不知道多少个副总裁和总阅官。纪晓岚只做案头工作,稍微大点的事就做不了主。某次他想把祖爷爷纪坤的书选进《四库全书》,但被总裁王际华无情驳回了。

纪晓岚曾陷入一个案子,但乾隆没深究,因为他觉得纪晓岚是个腐儒,在案子里充个数,刑律都不懂,不能怪他。乾隆晚年给嘉庆帝选老师,有人举荐纪晓岚乾隆却说,纪晓岚读书虽多,但不明理,不适合做帝王师,最后选了资历远低于纪晓岚董诰

第二,谨小慎微,听乾隆生气就哆嗦的总纂官。

纪晓岚44岁被发配新疆,虽然时间不长,但从此认识到官场险恶,后半生战战兢兢。

乾隆朝文字狱很猖獗,《红楼梦》就因被怀疑影射权贵遭查封。

纪晓岚有一次被人献禁书差点被扯进文字狱大案。此事过后,他把家里大门二门封得铁通一样,防止再有人献书;出门怕被认出来,尽量微服出行。

《四库全书》从开始编纂到修改完成,前后30多年,纪晓岚头上时刻悬着一把剑。

乾隆对言论把控很严,所有悖逆之语都不能收进《四库全书》,但凡编书官员有遗漏,就要受处分。出现抄写或者改写错误,处罚更严厉。有时记过,有时罚俸。乾隆帝经常开列长长的罚俸名单,纪晓岚等重要人员,记过次数何止千八百。

《四库全书》

某次《四库全书荟要》出了错,乾隆当面质问,纪晓岚吓得都口吃了,最后被骂出去;还有一次,两本书编校标准不统一,乾隆责令重罚纪晓岚,所幸后来收回成命。

更可怕的是,有时纪晓岚要自己垫付重新校对的工时费,为了支付这些费用,他把皇帝的赏赐都给卖了。

或许因为过分小心,纪晓岚从来没被治过重罪,他也是唯一从到到尾完成四库工作的人。但他的同僚就比较倒霉了:陆费墀为支付工时费倾家荡产;陆锡熊赴热河检核自己的错误,死在半路……

纪晓岚不知霉运什么时候摊在自己头上,每次听说《四库全书》出现错误,腿都软了。

第三,纪晓岚是被和珅“欺负”、栽赃的受气包。

《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和珅,总被纪晓岚捉弄,而事实上,和珅“欺负”纪晓岚才是真的。

和珅官比纪晓岚大,他还当过《四库全书》总裁,是纪晓岚的顶头上司。某次和珅发现有悖逆言论没删干净,直接上书说是纪晓岚的责任,不能宽恕。乾隆大怒,纪晓岚战战兢兢,自请出钱出力重新校对。

和珅还为了打击政敌阿桂,散播消息说阿桂授意纪晓岚徇私枉法;和珅手下被举报贪赃,和珅没什么事,纪晓岚却被指为幕后黑手。两次都险些被治罪,所幸乾隆没跟他计较。

可见,和珅想整纪晓岚是很轻松的,反之则不然。

那么民间的纪晓岚形象为什么如此高大?也有两点原因。

首先,强大的文人朋友圈吹捧。

纪晓岚的文人朋友圈很强大,戴震刘墉钱大昕都是他好朋友,相互写小文吹捧一下很正常。大学士朱珪就曾写文说纪晓岚是“灵物转世”,这话被方士淦收在《蔗余随笔》里,后来又出现在多处笔记小说里,纪晓岚就这样被神化了。

其次,家乡亲友团的鼓吹。

纪晓岚打小调皮,爱捉弄同僚和同学。因为编《四库全书》名满天下后,他小时候捉弄人的段子就从家乡流传开来,有捉弄和尚的段子,有捉弄老师的段子。这些段子被各种文献记载下来,流传至今。

神化加上家乡流传的段子,久而久之,造就了电视剧中纪晓岚的形象。

所以,很多人物,经过后世的加工,都离真实的形象越来越远了,这也验证了层累说的历史规律(详见规律1-“层累说”:古史传播与信息处理)。

历代评价:

纪晓岚是在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有重要贡献的学者,是一位文化巨人。

——来新厦

阅读数 9.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