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米尔:隐匿两百年的神秘大师
维米尔曾是一个被尘封了近两百年的艺术大师。时至今日,他与伦勃朗、梵高并称为荷兰三大画家。其代表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等作品,已成为全世界最熟知的艺术形象。

无论其他画作多么好,维米尔的画总能从中脱颖而出,仿佛有聚光灯照在他们身上。

——Tracy Chevalier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

寻找维米尔

艺术史家托雷·伯格称维米尔为“代尔夫特的斯芬克斯”,原因就在于他的神秘。

我们对维米尔生平知之甚少,他几乎没有历史资料留存。加之他在生前以及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寂寂无名。

时至今日,我们无从知晓维米尔师从何人,没有延续其脉络的学生,甚至连与其生平相关的日记、信件和资料都无留存。

我们所知,都来源于他人所述和他的绘画作品。特立独行、与世隔绝似乎成为这位神秘的天蝎座画家的主要特点。

在一个多世纪的追寻中,我们只得到关于他生平的一鳞半爪。

维米尔一生,都住在海牙南部小镇代尔夫特——一个仿制中国青花瓷而出名的地方。这里生产的蓝白瓷器,被称为“代尔夫特蓝”。

代尔夫特风景
维米尔

维米尔出生于中产家庭,父亲在经营酒馆的同时兼做画商,出售绘画作品给客人,作为家庭装饰用。维米尔最初可能就是跟随父亲,接受艺术训练。

在他21岁时,父亲去世了,维米尔继承了父亲的遗产,继续着他的事业。

维米尔是如何走上绘画这条道路?他师从于哪位艺术家?

推想之一是维米尔曾在伦勃朗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工作室中学习。这一推想在维米尔的作品中似乎有迹可循,但终究没有确凿证据。

更合理的说法是,维米尔在代尔夫特学画,受到父亲及他的画家朋友们的启蒙。

法布利契亚斯《代尔夫特风景》1652年

阿诺德·彭1667年的《代尔夫特小镇的描述》中写道:“这只凤凰(法布利契亚斯)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逝世,是我们的损失。让人欣慰的是,如同他浴火重生般,维米尔延续了他的脚步。”

人们由此判断,法布利契亚斯就是维米尔的导师。

维米尔的绘画手法与法布利契亚斯确实很相似,并且维米尔本人还拥有几幅他的作品,这样的推测不无道理。

至于维米尔本人长什么样子,我们也只能从他的画中一探究竟。在《绘画的寓意》这幅作品中,维米尔罕见地把自己也画了进去,但仅仅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背影,这是已知的关于维米尔肖像的唯一确定信息。

绘画的寓言
维米尔
画中的画家可能是维米尔的背影

另一条信息在绘画《老鸨》中,人们推测画中位于最左侧,回头望着画外的乐师,有可能是维米尔的自画像,但确切信息已无从考证了。

1653年4月5日,维米尔和卡特琳娜·博尔思结婚。卡特琳娜来自于一个富有的天主教家庭。维米尔本是新教徒,与她结婚之后皈依天主教。

维米尔曾经多次画过疑似怀孕的女子,有可能就是画家的妻子卡特琳娜。夫妇结婚21年,一共生育过15个孩子,所以他妻子经常是怀孕状态。

疑似以卡特琳娜为模特的作品

维米尔一生,受迫于繁重的生活压力,大部分时间过着负债的日子,寂寂无名,在最后几年过得尤为穷困潦倒,于1675年因心脏病发或中风而亡,死时43岁。

维米尔作画速度极慢,在当时也并不出名,这种不受关注的状态,甚至一直持续至他去世后的整整两百年间。

直到19世纪,当批评家托雷·伯格在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看到维米尔的作品时,大为惊诧。他在《美术公报》以20多页的篇幅,介绍这颗被遗忘的巨星,将他重新推向艺术界,维米尔才逐渐重回世人眼。

重新发现维米尔的批评家托雷·伯格

红遍全球的维米尔

自19世纪维米尔被重新发现以来,全球各大博物馆已举办超过250场维米尔个人作品展。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每一场带着维米尔名字的展览,都会引发观展热潮。

有人统计,维米尔作品的行程已超过100万公里,仅《写信的女子》受邀展览,走过的行程,累计就达2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五圈。

与此相反,维米尔一直在代尔夫特过着平静的生活,仅去过一次阿姆斯特丹。

写信的女子
维米尔

维米尔一生创作的作品并不多,已发现并确定为其真迹的只有35幅,2幅具有争议的作品,它们分散在7个国家的18家艺术机构。

多数存于海牙莫里茨皇家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机构内。零星散落在私人收藏家之手的作品,也是市场上散落的明珠,仰慕者不计其数。

希特勒就是其中之一。

法国文豪普鲁斯特认为,《代尔夫特之景》是“全世界最美的画作”

近年来,维米尔的作品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他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甚至被誉为“北方的蒙娜丽莎”,成为了一些小说创作以及电影改编的灵感。

从文学界到影视圈、从艺术工作者到普通大众,维米尔的作品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甚至连勇于追逐潮流的年轻一代,对维米尔创作于三世纪前的绘画也有很高的接受度。

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维米尔的作品将会在永恒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维米尔作品备受流行文化青睐

关于维米尔

17世纪荷兰代尔夫特画家,去世两个多世纪才逐渐别世人认识其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

因其对光线的独到表现,被誉为“光线大师”;

维米尔可能借助了光学设备,完成看似“分毫不差”的画作;

维米尔最擅长的是风俗画;

常以女性作为绘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静穆之美。

阅读数 2.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