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巨鹿之战;后果:鸿门宴
前因
巨鹿之战,西楚霸王项羽崛起。
公元前207年11月,刘邦攻抵灞上。
在此之前,秦末天下大乱,各路人马纷纷起义逐鹿中原。
公元前207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楚义帝求援,楚义帝一方面派遣宋义、项羽两人携楚军主力部队来到巨鹿救援赵国;另一方面,楚义帝派刘邦向西攻取咸阳。
楚义帝的如意算盘是,宋义项羽率领楚军精锐北上救赵,趁机打掉秦国大将章邯,去除自己登基路上的最大拦路虎;然后让刘邦向西,趁着秦军主力被宋义、项羽牵制的时机夺取咸阳,自己也就可以顺顺利利的成就帝业。
至于为什么派刘邦向咸阳进发呢?
一是因为楚义帝也知道刘邦的武力值根本无法与项羽媲美,让他去救赵,根本无法解决赵国的困境;再者,刘邦素以“长者”的贤明闻名诸侯,性格比较温和,即便是他先入了观关中,也是可以拿捏住的。反而项羽,狼子野心,如果真的让他入关称王,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
要说刘邦这一路走得也并不轻松。
刘邦的时间地图
他到了昌邑,打不下来,于是往西到高阳。虽然驻扎高阳,但刘邦心里并没有计划,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也不知道。这时候,他遇到了骊食其。
接见骊食其的时候,刘邦正在让两个侍女服侍自己洗脚。这当然是非常不雅观、不礼貌的一种会面方式。骊食其看到后直接指责刘邦:“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短短一句话,刘邦听进去了,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赶紧跳起来坐好,让骊食其上坐。认错态度端正,又对自己礼敬有加,骊食其就给刘邦出了一计,那就是此时应该打陈留。陈留有秦朝的积粟,打下陈留货的军粮,再做其他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在骊食其的帮助下,刘邦拿下了陈留,取得了西行路上的一个大粮仓。刘邦继续向西行进,到了宛城,又有另外一番寄遇。

蓝色为刘邦君西行攻克咸阳的行军路线图
刘邦心里想着楚义帝的“先入关中者王之”,着急去咸阳。途径宛城的时候,看到宛城不好攻克,就想绕过这座城池继续西行,但张良阻止了他:“你现在着急入关,可是这时候秦军依然很多,而且在地形上,这一路有利于他们防守。我建议你先把宛城打下来。”
张良觉得,现在如果不拿下宛城,到时候刘邦的军队就会夹在宛城和咸阳的秦军中间,从而陷入险境。刘邦马上就听从了这条的建议,当下“夜引兵从他道还”,又回到宛城,黎明时就把宛城团团围住。
宛城守军这一边呢,本来以为刘邦已经绕过去了,心里松了一口气。但没想到,刘邦第二天又回来了,当下万念俱灰,投降了刘邦。
张良的族谱
从宛城开始,大家看到刘邦经过的地方都没有杀伤,也都不再抵抗。刘邦几乎不战而取,迅速来到咸阳。
刘邦到咸阳的那一天,秦帝国最后一个皇帝子婴,乘着白色的车,陪着白色的马,把绳子绑在脖子上,拿着皇帝的御玺、符节这种帝国印信,在路边投降。
刘邦年轻时候就羡慕秦始皇,没想到有生之年真的可以进入秦的皇宫,可以想象他该有多么的激动。进城后,刘邦就开始“抢劫”,分兵夺取秦皇宫中的女人和财宝。
在一众抢劫的人中,萧何直奔丞相府,将国家地图、人口户籍档案之类的东西先收好。后来也正是因为萧何手里的这些材料,才让刘邦对天下形势了若指掌。不过,刘邦一众刚开始抢就被樊哙和张良劝退了。这两人拦着刘邦,把秦的重宝、财务全部封藏起来,然后又回到了灞上。
刘邦的时间地图
接下来,刘邦将关中父老乡亲集中到一起,发表了一场重要的演讲,演讲的主题只有一个,要表现出自己跟暴秦的巨大差别,自己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统治,而是为了除害。刘邦与咸阳城的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而且面对投降的子婴,刘邦也展现出宽厚的一面,他说:“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详”。秦地的老百姓非常高兴,都“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刘邦不为秦王。
后果
鸿门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宴席,名为款待刘邦,实则暗藏杀机。
结论:刘邦的宽容姿态,赢得了民心,为自己最后的帝王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