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要命?要脸?
前因:刘邦约法三章;后果:项羽分封诸王

前因

约法三章之后,刘邦派人据守函谷关,意图阻止项羽入关。刚结束巨鹿之战的项羽当即暴走,杀奔咸阳而来。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准备一举杀掉刘邦。

同处一个阵营的两位反秦大将,刘邦和项羽向来秋毫无犯,可是项羽后来为什么突然对刘邦起了杀心?刘邦又是如何应对这个重大危机的?

事情还要从刘邦进入咸阳之后开始说起。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刘邦的时间地图

刘邦自从进入咸阳后,一路被樊哙张良提点,成功收揽了一大波民心。但就在这个时候,刘邦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听信谋臣的劝说,派军据守函谷关,以此保住关中王的地位。由此引发了自己反秦以来的最大危机,引发了项羽的杀机。

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的项羽,好不容易赶到关中,没想到被刘邦的军队拦阻。项羽大怒,率领诸侯40万大军攻克函谷关,直入关中。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刘邦手下的将领曹无伤向项羽通报:刘邦自己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当下暴怒,驻兵新丰鸿门,准备以宴请的名义,诛杀刘邦。

此时,刘邦只有10万兵马,无论从武力值还是军队数量,刘邦和项羽的实力都极其不对等,此刻刘邦似乎必死无疑。

但命运还是给刘邦留了一条生路。

项羽身边有一个人叫项伯,是项羽的叔伯辈。项伯曾经因为杀人潜逃,途中被张良所救。项伯看情况不对,就连夜来到灞上告诉张良:“你赶紧走,明天项羽的40万大军就要来打你们。”

刘邦这个时候的反应就很有意思,他慌神了,连续问了张良三遍怎么办。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张良的时间地图

张良就顺势指导刘邦演了一出戏:两人先是将项伯以长兄大礼请进来,然后恭恭敬敬备了酒,酒喝好了之后,刘邦还为了拉拢项伯要跟他结成亲家。

做完这一套,刘邦声泪俱下:我入关以来,什么都不敢乱动,就等着项王来,派人把守关隘,也是为了防止突发事件。我怎么敢反抗呢?一套说辞,硬生生将自己做的一切都说成是为了项羽,再三恳请项伯帮忙说说好话。

项伯也没有辜负刘邦,趁夜回到鸿门,将刘邦的一番话原样说给了项羽听。项羽耳朵软,一听刘邦如此解释,杀人的心也就去了一半。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鸿门宴。

“鸿门宴”时刻壁画

鸿门宴上,项羽和项伯坐在西边,刘邦坐在南边,范增坐在北边,张良坐在东边。乍听之下,这个座次似乎没什么特别。但现代史学家余英时很精准地点出这个座次的重要之处。

汉代的宴饮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安排原则。第一种是主宾位,东西面。如果是请客,那么坐在西边是大位,客人应该坐在那里,主人则要坐在东边,这是请客的礼貌。从这个角度看,鸿门宴上项羽是主,刘邦是客,依照这个原则,刘邦应该坐在西边。但实际上,是项羽坐在大位上。

另一种原则是君臣位,南北面。主君坐北,臣子坐南。对照鸿门宴来看,则是刘邦坐在南边。这就是这场宴会的破格之处了,两个宴请原则的座次都不对。这就意味着,项羽没有把刘邦当成客人,而是将他当作自己的臣属。

所以,刘邦往那一坐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项羽显然也看懂了,于是范增无论怎么使眼色,项羽都没有想要杀死刘邦的意思。

范增没办法,只能让项庄舞剑助兴,趁机杀掉刘邦。形势非常紧急,这时候项伯见状不对,起身跟项庄一起舞剑,用身体护住刘邦。张良则起身来找樊哙,樊哙了解完情况后,当下就闯进门去要跟项羽拼命。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羽本来是很松弛的坐着,但看见樊哙进入,立马做好了防卫,他问:“这是谁?想干什么?”

张良早有准备,说这是沛公的马夫。樊哙喝了项羽赐的卮酒,又吃了生猪肉,再一番仗义执言,毫不客气的指责项羽:“有劳苦功高至此的人,你却想杀他?那你跟秦始皇有什么区别!”

项羽本就对暗杀刘邦这件事心比较心虚,被樊哙这样直接指出,所剩不多的气焰一下子就没有了。至此,鸿门宴大局已定。

过了一会儿刘邦借口上厕所,一路从小道逃回了灞上,立斩曹无伤

张良计算着时间差不多了,起身说有礼物送给项羽和范增。项羽没说什么,只把张良送的玉璧放在座位上。但范增就没这么冷静了,他拿着玉斗,直接贯在地上,愤恨不已。

后果

项羽分封诸王。

结论:鸿门一宴,不但让范增与项羽从此离心,更成为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序幕。

阅读数 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