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丑闻事件导致诺贝尔文学奖二战后首次停发

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机构——瑞典文学院于当地时间5月4日上午9时许发表声明,宣布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推迟颁发,替代方案为“计划于2019年颁发”。此举意味着今年将不会颁发诺贝尔文学奖,2019年将会产生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也是该奖在二战之后的首次停颁。文学院代理常任秘书安德斯·奥尔松在声明中说,文学院“经过漫长而激烈的讨论”后做出这一决定。

奥尔松说,上述决定并非特例,文学院历史上曾5次推迟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在当前的信任危机下,有必要在评选下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前修复文学院的公信力。这是对已获奖和将要获奖的得主、诺贝尔基金会以及公众的尊重。

事件经过

缘由:深陷性丑闻危机 多位评委相继辞职

外界分析,诺贝尔文学奖推迟颁发的原因,是该机构目前正深陷于一桩性丑闻风波。

使得诺贝尔文学奖遭受暂停命运的这场风波始于去年11月。当时有瑞典媒体披露,某位与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机构——瑞典文学院关系密切的文化界名人在1996年至2017年间,涉嫌对学院多名成员的妻女、女性成员及工作人员实施性骚扰、猥亵和性侵。此后不断有女性受害人站出来对该人提出指控——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初,声称自己遭受过该人侵害的女性已有18人之多。不过根据瑞典法律规定,在所有有关此事件的报道中一直没有公布这名文化名人的姓名。直至4月初,官方在对部分犯罪事实已调查清楚之后,才正式公布:此人即是北欧著名女诗人、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的丈夫——法国摄影师让-克劳德·阿尔诺。

弗罗斯滕松与丈夫阿尔诺

据瑞典媒体曝光,从1996年起,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让-克劳德·阿尔诺不仅有多起对女性的侵害行为,甚至曾在一次公开场合中对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实施过骚扰,而且曾至少7次在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便将最终获奖者的名字泄露给博彩公司以换取经济利益。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本人也并不清白——这对夫妻数年前共同创立了一个名为“论坛”的文化俱乐部,瑞典文学院对该俱乐部亦有资金支持。然而有相关证据表明,其中很多资金都被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中饱私囊了。 这一丑闻令瑞典文学院大为震惊,院士们随即展开内部投票,以决定是否要开除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不料投票结果显示,多数院士竟不同意将其开除。其他不满于此结果的院士于是纷纷辞职以示抗议,至4月28日辞职院士已达5人,其中包括瑞典文学院负责人、常务秘书萨拉·达利乌斯。迫于舆论压力,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也于4月12日主动提出辞职,加上2015年因其他事情辞职的两位院士,导致18位院士如今仅剩10人。 据了解,瑞典文学院这18位院士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都是终身制,且名额固定不变,只要不是遇到有人去世的情况,瑞典文学院便不能再行招募新院士。如必须增加新成员,也需经过至少12位院士的投票,但目前学院仅剩10位院士,显然不符合要求。按照相关章程规定,像诺贝尔文学奖评选这样的重大活动也至少要有12位评委参加,最终得出的结果才算有效。 为了摆脱丑闻给瑞典文学院和诺贝尔文学奖带来的危机,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不久前曾宣布有意更改学院自建立以来执行的这些规定,即允许院士辞职以补充新成员,不过最终决策还未正式出台。 暂停颁奖这种做法在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已有先例。但除1935年是因为评选委员会认为该年度被提名的作家没有达到诺贝尔遗嘱中订立的标准外,其他几次都是因受一战和二战的影响。而今日的复杂状况则是瑞典文学院前所未遇的。

声明:诺贝尔基金会表示其他奖项照常颁出

瑞典文学院做出决定后,诺贝尔基金会随后发表声明,支持瑞典文学院的决定。声明如下:

瑞典文学院决定推迟颁发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并打算在2019年补发(今年)奖项。根据瑞典基金会法,诺贝尔基金会全权履行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们一直在与瑞典文学院进行持续沟通,我们支持于本周四(5月3日)所做决定。 原则上,诺贝尔奖每年颁发一次,但有关推迟颁发当年诺贝尔奖项的决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推迟)原因之一便是,颁奖机构出现严重情况,导致授予的奖项无法获得公信力。 当前瑞典文学院的危机对诺贝尔奖的声誉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事态的严重性,并维持诺贝尔奖长久以来的声誉,做出(不颁发文学奖)的决定。但这不会影响到2018年诺贝尔其他各奖项的颁发。 诺贝尔基金会认为,瑞典文学院现在必须尽一切努力恢复其作为颁奖机构的公信力,此外学院还需汇报后续具体措施。我们还必须清楚意识到,目前对于组织架构的广泛改革都必须做到公开透明。

后续:文学奖评选工作照常进行

尽管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暂停颁发,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昨日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学奖的评选早已经启动。马悦然说,“今年的20人秘密候选名单已经产生,也很快将产生5人入围名单,时间节奏跟过去一样。” 马悦然还表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依然会进行,并选出获奖者,只是明年(2019年)补颁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他看来,参与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院士人数不足不是问题,目前提名小组的工作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此前,瑞典文学院院士之一佩尔·韦斯特贝里向媒体介绍,无论结果为何,评选委员会都将照常运作:“我及学院其他院士仍会在这个夏天阅读并深入研究决选名单上的5位候选人的作品。如果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保留到明年的话,那么2019年10月很可能会有两个诺贝尔文学奖一起颁出。” 瑞典文学院方面也表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遴选工作已进入后期阶段,并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进行下去,但学院需要时间重新补充成员并重拾工作信心。这些工作需要在揭晓下一位文学奖获得者之前完成。

影响:贾平凹苏童王安忆刘震云等9人入围初选

据瑞典国家电视台资深媒体人透露,根据评选流程,今年瑞典文学院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近400封提名信,其中登记在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初选名单”的有效提名有209人,来自欧美的作家有140人。这表明欧美文学仍是诺奖评委会更多关注的主流。中国作家中有贾平凹、苏童、王安忆、刘震云等9人入围初选,而余华、阎连科北岛被认为是莫言之后“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作家” 。

按照常规步骤,4月底瑞典文学院暨诺奖评委会将根据综合判断淘汰初选名单当中的大部分候选人,再提出一份压缩到15至20人的“复选名单”,到5月底再提出一份5人的“决选名单”,文学院于9月中旬复会,开始进行讨论、评议、表决,直到有一名候选人得票超过投票数的半数以上。而这一期间所有评议和表决结果都将予以保密,有效期为50年,10月初的颁奖公告仅公布最后的颁奖决定以及相关的获奖赞词。

阅读数 9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