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吉普赛人更神秘的《吉普赛女郎》的微笑
《吉普赛女孩》是荷兰黄金时代画家哈尔斯的代表作。哈尔斯将整个作品的中心,放在面部表情和服装的表现力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位热烈奔放而又神秘的吉普赛女郎形象。

在哈尔斯之前,无人能将肖像画得如此庄严、如此富于同情,呈现如此风度。正是伴随着哈尔斯,才出现“逼似”(the speaking likeness)的概念。

——约翰·伯格

《吉卜赛女郎》(局部)

吉普赛女郎”是一个被我们常常提及,让人充满漂泊的激情和无尽想象的名词。

电影《吉卜赛人》剧照(2020年)

吉普赛人原住在印度西北部,后来成为流浪在欧洲各国的游荡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四海为家,到处漂泊,这种方式孕育了吉普赛人多才多艺,开朗洒脱的性格特点。

特别是吉普赛女孩,更是热烈奔放的女性代表,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留下了她们流浪四海、一路歌声的形象。

梵高《吉普赛人大篷车露营》1888年

《吉普赛女郎》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吉普赛女孩。这幅画也是是荷兰黄金时代画家,弗兰斯·哈尔斯创作的画作,于1628年绘制,现在藏于巴黎卢浮宫

这是一个“Tronie”类型的肖像画,即风俗肖像画,这是荷兰绘画黄金时代的一种肖像画类型,代表作品例如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年

在这幅作品中,哈尔斯将整个作品的中心,放在面部表情和服装的表现力上,这也是这类型肖像画风格的突出特点。

1910年,荷兰的博物馆策展人霍夫斯泰德·德格鲁特,在对这幅作品进行分类的时候写道:“真人大小,一个满脸笑容的吉普赛女孩,她的棕色头发垂在肩膀上。她穿着白色上衣、红色紧身胸衣,露出了她的乳房、黄色的肤色。一幅极好的绘画作品。”

吉普赛女郎

弗兰斯·哈尔斯

现在,也有人将这幅画的主人公,认为是哈勒姆一位鱼商的肖像,她经常出现在哈尔斯的工作室并担任模特。

另外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妓女,因为画面中的女性微张的嘴唇和敞开的衣服有着强烈的暗示。

在这幅作品中,这位女子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围裙系在腰间,固定的带子搭在她的肩膀上。衬衫是敞开的,露出了她的胸部,蓬松的头发自然的散落在肩上。

衬衫处的粗犷笔触

未加装饰的面容,展示出社会下层女子独特的魅力,她的嘴角微张并露出牙齿,眼睛也流露出欢愉的神色,整个面容是充满笑意的。

而她的笑所表达的含义,也经常引起争论:虽然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社会美好景象的真实描写,画面体现的是普通人幸福快乐的物质生活。

但另外一部分人认为,这个笑意,显示的是一种玩世不恭。哈尔斯笔下的女主人公似乎已经看出,荷兰社会在风光的表面下,国家已是危机四伏。

女郎带笑的表情

这件作品于1962年在弗朗斯·哈尔斯博物馆展出,在此之前没有以任何一种形式公开展出过,原因之一是,这幅作品并不是一件赞助人出资的订件,而是哈尔斯的即兴之作

这件作品的展出,激发了音乐人哈勒姆·伦纳特·奈杰的创作灵感,哈勒姆为“她”创作了一首歌,名字叫《玛丽·芭比》。

而《玛丽·芭比》却是哈尔斯的另外一件作品的名字,也在这次展览中展出,哈勒姆误认这个名字是《吉普赛女郎》的主人公的名字。

鲁本斯《玛丽·芭比》1633-1635年

也有很多人像哈勒姆一样,将这幅作品的女主角误认为是玛丽·芭比,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明确的材料指出她的名字,同样也没有任何明确的材料证明画中的人是吉普赛人。

亨利·卢梭《睡着的吉卜赛女孩》1897年

关于《吉普赛女郎》

荷兰肖像画家哈尔斯代表作;

描绘的对象一般认为是一位吉普赛女郎;

未加装饰的面容,展示出社会下层女子独特的魅力;

她的笑容所表达的含义不明。

阅读数 1.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