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人气团体——“强力集团”
强力集团的五人,是19世纪俄罗斯民族音乐创作的代表。

强力集团”是由五位俄国作曲家组成的创作小组,也叫做“五人团”,其中包括巴拉基列夫包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虽然是一个音乐创作小组,但实际上,这五人中只有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他与格林卡相识,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起初都是业余作曲家:

穆索尔斯基是陆军军官

包罗丁是化学家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海军军官

居伊是工程师

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经常在一起聚会,分析和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

他们都生活在俄国废除农奴制前后的社会运动高涨时期,受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决心继承格林卡的道路,继续推进俄国音乐的发展。

他们主张利用俄国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复调等各种独特的因素,创作出一种具有明确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强力集团中艺术成就最大的是两个年纪最轻的成员是: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穆索尔斯基(Modest Musorgsky,1839-1881)出生于地主庄园的家庭,13岁时进入近卫军士官学校,同时开始投师学习音乐。毕业后的服役期间,与居伊、巴拉基列夫等人相识,专心学习作曲。

穆索尔斯基

他创作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歌剧《包里斯·戈杜诺夫》(1861-1871)和《霍万斯基之乱》(1872),交响音画《荒山之夜》(1867),钢琴套曲《展览会上的图画》(1874),以及6首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内容丰富的独唱歌曲。

圣约翰的荒山之夜,“荒山之夜”(原版)
00:00 01:43

穆索尔斯基的晚年穷困倒,既受到官方的攻击,又得不到友人的理解,在1881年酗酒身亡。

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是穆索尔斯基的五部歌剧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根据普希金同名悲剧改编,深刻地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和沙皇之间的对立,既精心地塑造了人民群众的形象,又真实地刻画了沙皇包里斯的内心矛盾,把俄罗斯的历史题材的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鲍里斯·戈杜诺夫
00:00 02:28

这部歌剧的音乐语言很有独创性:

首先是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声乐旋律,以同音重复的朗诵性音调和不对称的乐句为特征,实际上这是一种符合俄语语言规律的宣叙调或咏叙调。

其次是他对打破常规的和声语言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包括一些非功能和声进行的段落。

穆索尔斯基的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和具有独创性的音乐风格对后来的许多作曲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就曾从《包里斯·戈杜诺夫》的总谱中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y Rimsky-Korsakov,1844-1908)在强力集团中年龄最小,但却是最多产和专业创作水准最高的作曲家。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他出生于贵族家庭17岁时结识了巴拉基列夫和穆索尔斯基等人,决心从事音乐事业。1862年从海军学校毕业后,经历了几年的航海生涯,返回彼得堡后便陆续创作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作品,如第一交响曲(1865),第二交响曲(1868)和交响音画《萨特阔》(1867),其配器的才能尤为出众。

萨特阔
00:00 04:30

在他的管弦乐曲里还有两部表现异国情调的作品十分出色,一部是《西班牙随想曲》(1887),另一部是取材于阿拉伯神话“一千零一夜”的交响组曲《天方夜谭》(1888)。

天方夜谭,Op.35
00:00 00:59

除了交响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最有代表性的创作便是歌剧。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他先后创作了4部歌剧:《五月之夜》、《雪姑娘》、《萨王的故事》和《金鸡》等,这些歌剧大多采用神话题材,充满了奇异的幻想和丰富的色彩。

五月之夜
00:00 04:27

关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在19世纪80年代穆索尔斯基和包罗丁先后去世以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他们的遗作进行了整理和修订,重写或续完了他们的一些未完成的作品。有些作品经过他的修改或配器,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00:00 03:43

二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彼得堡音乐学院从事音乐教育事业30多年,为20世纪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包括格拉祖诺夫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等人。与穆索尔斯基一样,他的作品也对印象派的作曲家们产生过影响。

阅读数 2.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