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坑杀儒生:儒家的厄运
前因:1.李斯上书,2.徐福东渡;后果:1.扶苏被发配,2.儒生参与反秦起义。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前因

1.李斯上书,下达“焚书令”。

2.秦始皇派徐福入海探访仙山,耗资很多却无结果。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逮捕咸阳的诸生,共坑杀了四百多人,历史上称之为“坑儒”。

“坑儒”事件,是在“焚书令”下达后发生的,合称为“焚书坑儒”。至今,“坑儒”这件事仍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它是古代儒生为了抹黑秦始皇而编造出来的。

最早记载此事的是司马迁,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曾任用卢生侯生等术士为它寻找长生不老药。卢生等人找不到神药,还在背后议论、诽谤秦始皇,后来因为怕皇帝怪罪他们,索性逃跑了。

秦始皇像

这件事激怒了秦始皇,使他联想到了咸阳诸生也有爱议论他的毛病。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同时也担心儒生们胡说八道惑乱百姓,秦始皇就命人把咸阳诸生都抓了起来,严加审问,并让他们互相检举揭发。逐渐地,被告发牵连的人越来越多,总共460多人被秦始皇下令给活埋了。

“坑儒”这件事上有两大关键点,后人围绕着它们做了不同的解释:

第一 ,秦始皇“坑”的是儒生还是术士呢?

章太炎顾颉刚等人认为,秦始皇坑杀的是术士,不是儒生。因为司马迁的记载里有“诸生”和“术士”,并没有“儒生”;汉朝的刘向在《战国策录序》中,才明确指出秦始皇“坑杀儒生”。

此外,很多人认为“坑儒”就是杀了儒生,可能其中也包括术士。他们认为秦始皇是借着卢生这件事,继续打击儒家,“坑儒”是“焚书”的延续。他不仅要烧毁书籍,还要杀掉知晓诗、书的儒生,进一步完成思想上的统一。

坑儒谷,相传是儒生们被杀害的地方

第二, “坑”指的是“活埋”吗?

石泉认为,秦朝的“坑”不能简单地说成“活埋”,应解释成“大批集中地屠杀”。孙继民根据考古发现,印证了这个说法。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是秦始皇命人把那些儒生都杀了,最后埋了起来。

当然,这些观点,都是建立在真的发生了“坑儒”这个假设上的。今天,有很多人觉得“坑儒”是假的,秦始皇白白担了几千年的骂名。

美国的卜德在《剑桥中国秦汉史》里,说坑儒“纯属虚构,不是历史”。学者李开元专门撰写了《焚书坑儒的真伪虚实》一文,专门讨论了“坑儒”事件,大体上,他也认为这件事是伪造的。

不管“坑儒”是真是假,我们通过历史上儒生对秦始皇的厌恶和抨击,可以推测出他对儒家等诸子百家的打压。

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国家,继而巩固统一,而各家都在不停地议论他的政策、法令,甚至当面建议他“效法古代”。这些声音对于专制统治和统一局面,起着破坏作用。其中,儒家尤其“尚古”,秦始皇要想要带领大秦帝国向前走,就必须打击儒家,统一各家思想。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始皇打击儒家以后,长子扶苏劝说父亲,他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说儒生们都学习和效法孔子,现在您用严厉的刑罚惩治他们,我担心天下动乱。

扶苏劝秦始皇再考虑考虑,秦始皇一向刚愎自用,这一次他也没有听进去扶苏的话。因为很生气,他还把扶苏派到了北方的上郡去监视蒙恬。可见,秦始皇在儒生问题上已有明确的态度。

后来,儒家受到了重创,所有人都不敢再谈论《诗》《书》了。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山东一带的儒生就参与了起义军队。孔子的八代孙孔鲋还给陈胜当博士,也就是顾问性质的职务。

陈胜就是一介草根,居然能得到儒生们的效力,可能真是因为秦始皇的文化专制政策剥夺了他们学术研究的权利,断了他们的出路。

后果

1.扶苏被发配。

2.陈胜、吴广掀起了反秦起义,一些儒生也参与其中,加速了秦朝灭亡。

结论:秦始皇“坑儒”开启了统治者文化专制的传统,这个行为没有巩固秦朝的统治,反而加速了它的土崩瓦解。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