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到全世界认可的作曲家 | 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罗西尼
写旋律写的最好听的罗西尼。
「19世纪意大利的音乐史主要是歌剧的历史,从世纪初的罗西尼到世纪的普契尼,意大利的作曲家为歌剧艺术谱写了新的灿烂篇章。」
19世纪初主要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是罗西尼( Gioachino Rossini,1792-1868)。他具有明显的旋律和舞台效果方面的天才,这使他很快地获得了成功,成为当时欧洲最知名的作曲家。
18岁到30岁之间他创作了32部歌剧和2部清唱剧,此外还有12首康塔塔、2部交响曲和一些其他器乐作品。
他最好的正歌剧是《坦克雷迪》(1813根据伏尔泰的剧作),《奥赛罗》(1816)和《湖泊女郎》(1819,根据斯各特的《湖上夫人》改编)。
罗西尼特别擅长写喜歌剧,在这方面他的作品历久常新。例如《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利亚》(1813)、《灰姑娘》(1817)、《贼鹊》(1817)等。他的杰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1816)和莫扎特的《费加罗》和威尔第的《法尔斯塔夫》同为意大利喜歌剧的最优秀的范例。
贼鹊
00:00 05:07
1823年罗西尼访问了伦敦,次年定居巴黎在法国写下的一些作品中包括大歌剧《威廉·退尔》(1829),在他一生剩下的40年中,他没有再写歌剧,而只写了一些宗教音乐、歌曲和钢琴小品。
威廉·退尔序曲
00:00 01:54
对新的浪漫主义信条的天生的反感,可能是他在这时自动终止其歌剧创作生涯的一个原因。
罗西尼主宰了19世纪上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代表了意大利人的根深蒂固的信念,即:
歌剧在本质上是歌唱艺术的最高体现。
歌剧的基本目的是用流畅悦耳的音乐愉悦和打动听众,并使之流行。这种民族的理想对于德、法两国的不同的歌剧观念是一种重要的抗衡力量。
罗西尼歌剧的风格特征是:
旋律容易记忆,乐队伴奏的织体很简洁。
节奏很有活力,乐句的划分很清晰。
和声布局虽不复杂,但常有创新。
阅读数 1.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