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自压迫中觉醒 | 捷克的音乐文化
压迫中的音乐。

「捷克民族的命运很坎坷。长期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奴役和统治,国家不独立,民族受压迫,文化遭摧残。随着19世纪整个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捷克人民的民族意识获得迅速发展,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

在此历史大环境中,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捷克的音乐文化体现出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乐派。

捷克民族是一个有着光荣斗争历史和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而且历史斗争和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早在15世纪,捷克人民就掀起过反对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的民族解放战争,史称“胡斯战争”。

就在这场持续长达15年的战争中,产生了用捷克语演唱的具有战斗性的宗教歌曲——“胡斯歌曲”,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你们是谁,上帝的战士?》。这些歌曲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过积极的社会作用。

自17世纪20年代以来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捷克虽然丧失了独立国家的地位,但是民族的斗争和反抗始终没有停止,民族的意识和民族的精神没有泯灭。

捷克的语言和文化不仅在广大农民中保持和发扬着,而且民族的音乐才智还在许多侨居国外的音乐家中大放光彩,其中最著名的是“曼海姆乐派”,即18世纪中叶聚集在德国曼海姆市的一批捷克演奏家和作曲家形成的音乐团体,他们所组成的管弦乐队和为乐队创作的乐曲,对欧洲交响曲体裁和维也纳乐派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19世纪中叶以来捷克人民再也不能忍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奴役和统治,日益掀起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

1848年布拉格爆发了武装起义,虽然惨遭镇压,但是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并推动民族文化复兴运动进人新的高涨时期。

在此背景下,以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为代表的捷克民族乐派诞生并使捷克音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为欧洲和世界音乐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

阅读数 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