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乐坛,亨德尔与巴赫为巴洛克音乐筑起两座巨峰。
【亨德尔一生创作了46部歌剧、32部神剧和为数颇多的管弦乐器作品,被誉为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所创作的清唱剧将这种艺术形式推向了辉煌。】
曲目:《水上音乐》之“角笛舞曲”,演奏团体:音乐之声乐团
(George Friedrich Handel)
举世闻名的18世纪英籍德国作曲家
其创作以清唱剧和歌剧最为经典
《弥赛亚》是其最著名的清唱剧

亨德尔肖像画,鲍尔萨泽·丹纳绘(1727)
亨德尔出生于1865年德国哈勒城的小市民家庭。父亲任贵族宫廷理发师,少年时期师从当地风琴师、作曲家查克乌学习音乐。
1702年,他成为哈勒礼拜教堂的风琴师,开始了创作生涯。
1703年亨德尔迁居汉堡,在汉堡歌剧院的乐队演奏提琴。汉堡歌剧院上演了他的两部歌剧作品:《阿尔米拉》和《尼罗》(1705)取得了很大成功。
1706-1710年,他在意大利各大音乐中心游历,广泛接触了意大利的音乐文化,期间,他的歌剧《阿格里皮娜》(1709) 成功上演,在意大利是公认的很好的作品,但他并没满足。
1710年,他离开了意大利来到了英国,成为了英国皇家歌剧院的领导者。
从30年代起,亨德尔开始创作清唱剧,晚年在英国享有很高的荣誉。

悄悄演奏的孩童亨德尔,Margaret Isabel Dicksee(1893)
亨德尔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创作歌剧,大约有40部之多。他的歌剧题材主要有三种:历史题材、神话题材和浪漫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如《朱利奥·凯撒》和《阿尔奇娜》等,在质量上远远超过他同代人所写的歌剧。
在他的成熟歌剧中,他能够根据剧情需要越来越自由地处理宣叙调-咏叹调的组合。宣叙调之后可能不跟咏叹调,两首咏叹调也可能连在一起,有时两首咏叹调结合成一首二重唱,有时还可能插人 一首卡瓦蒂纳(不带再现的咏叹调)。
亨德尔最优秀的创作是他的清唱剧,用英语演唱的清唱剧是他首创的。他把歌剧写作的经验用于清唱剧,特别是在合唱的写作上显示了超凡的天才。
亨德尔在生前和死后都获得了很大的名声。他的作品,特别是清唱剧,在他死后一直在不断地上演着。可以说他是得此殊荣的第一位作曲家。由于他在从歌剧到清唱剧的创作中顺应了18世纪末中产阶级听众的艺术趣味的转变,同时,他还把较老的巴洛克风格与当时更新的风格相混合,从而为他在音乐史上的持久地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