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着固定走向的音乐——序列音乐。
「序列音乐(scrialism,或称序列主义音乐)是在作曲方法上按照固定顺序进行安排的一种音乐。」
十二音音乐,是把半音阶的十二个音级按固定顺序安排,形成旋律与和声,组成作品,也可以说是一种序列音乐;但这种序列音乐的手法仅表现在音高上,一般仍被称作十二音音乐。
50年代出现的所谓序列音乐,是指那些不仅在音高上采用序列手法,在其他方面如节奏、力度、音色等,也采用了序列手法的作品。
为了区别序列音乐与有时也被称作序列音乐的十二音音乐,人们通常也称序列音乐为整体序列音乐或全面序列音乐(total serialism)。
奥利弗·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是1945年大战结束以后音乐发展中的关键性人物,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梅西安
他生于法国阿维尼翁,知识分子家庭出身,从小受莎士比亚等人文学名著的煮陶。1919年(11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
1939年应征入伍,不久被俘。1942年被释后任巴黎音乐学院教授。
1944年出版理论著作《我的音乐语言技术》,总结了他当时的音乐思想。
作为教师,必须提到他在巴黎音乐学院开设的音乐分析课程。他创造性地分析了德彪西的《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新维也纳乐派的作品、印度音乐节奏、古希腊的韵律、鸟叫的声音等等。
这些都是他长期研究的心得,超出了当时音乐学院传统的课程范围。虽然并没有以他为中心形成某个流派,也没有直接的追随者,但很多人都受到他的影响。他的学生中有一些后来很出名的作曲家如布列兹、施托克豪森、希纳基斯等。
梅西安的创作不属于现代音乐中任何一派,但是他的音乐很独特,个性明显,以丰富的音响组合和浓艳的色彩著称。
他把各种素材,按他自己的方式加以变化,综合在他的创作之中。这些素材包括传统的、现代的;专业的、民间的;欧洲的、东方的如格里高利圣咏、中世纪调式音乐、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瓦雷兹的音乐等等。
他对东方音乐有着特殊的兴趣,如印度的不对称节奏、佳美兰乐队的织体和音色等创作题材。
梅西昂的音乐没有公开或直接地对历史或现实的重大事件作出反应,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宗教、爱情和大自然。
梅西安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说:“我想在音乐中表现的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对天主教信仰的忠诚,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超于其他一切之上。”
对于爱情,他说他同其他所有的人一样,是很敏感的,并想“借助人类爱情最伟大的传说,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传说”表现出来。
他对大自然的热爱,集中在鸟的歌唱。他从18岁起,花费大量时间记录鸟叫的声音,已有几千种。
梅西安独树一帜的音乐语言首先表现在创造性地使用节奏方面。他自称是一位“作曲家和节奏学家”。他吸取和发展了《春之祭》、印度音乐、佳美兰音乐中独特的节奏手法。
音色在梅西昂的作品中占有特殊地位。他对音色曾经发表过很多言论:某种声音或某几种声音的组合,具有某种颜色;移动一个半音,形成了另一种颜色;然后,如回到原来高度,颜色也会复原。
梅西安在不同阶段的主要作品有:
第一阶段,从开始创作到1948年,已显示出个人风格。代表作品有:《末日四重奏》(1940,为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和钢琴而作)等。
第二阶段,从1948到1953年,探索序列技术,代表作是《4首节奏练习曲》(1949-1950),《时值与力度的模式》是其中的第四首。
第三阶段,从1953到1962年,转向采用鸟叫的声音作为创作的主要素材。如大型钢琴套曲《百鸟图》、钢琴和乐队曲《百鸟苏醒》(1953)、《异国鸟》(1955~1956)、大型乐队曲《时值色彩等。
《时值色彩》把时值与色彩联系在一起,音响抽象复杂,但仍包括了很多地区的鸟叫声音。
第四阶段,从1962年以后算起,风格趋向综合,特别是把宗教内容与对大自然的感受结合起来。
音乐素材中包括了自第一阶段以来所使用的如印度节奏、古希腊的韵律、佳美兰打击乐、序列音乐、作曲家自己的人工调式、鸟叫声的模仿等等。
代表作有管弦乐《期望死者复生》等。
皮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生于法国蒙布里松,是韦伯恩以后序列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出、学、评论等活动大力宣传序列音乐。

布列兹
他从小爱好音乐和数学。他的父亲打算培养他成为工程师,最后他自己仍选择音乐为职业。但是,数学对他的创作起了很大作用,以致后来被称为“音乐科学家”。
布列兹1942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梅西安班上学习。受老师启发,他对德彪西和早期斯特拉文斯基很有兴趣。
他以韦伯恩后期的音乐为出发点,对作品中的旋律、和声与对位进行周密思索、安排,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感到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活力和光泽,于是,又吸取了梅西安、德彪西音乐中的节奏与音色,吸取了早期斯特拉文斯基、早期勋伯格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特征。
也就是说,他把严密的数学构思与自由的、主观的、甚至狂放的感情表现相结合,从而形成他的独特风格。
这种独特风格就是布列兹的音乐创作对20世纪音乐的贡献所在。他的音乐语言一方面高度组织化,一方面又很自如,富有色彩性。
他的代表作品有,《第二钢琴奏鸣曲》、《没有主人的锤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