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斯是一位高产的荷兰画家,已知的他的画作全部是肖像画。他的肖像画以人物生动的姿态而出名。他的主顾不仅是当地富商等一些社会上流的人,还创作了不少以公民警卫为对象的群体肖像。
欣赏一幅弗兰斯·哈尔斯的作品是件多么美好的事,它与其他人的画作是如此的不同——在那些画上,所有事物都以同样的方式被谨慎地抹平了。
——梵高致提奥书信

哈尔斯(Frans Hals,约1580-1666)
弗兰斯·哈尔斯,荷兰黄金时代肖像画家,以大胆流畅的笔触和打破传统的鲜明画风而闻名。
哈尔斯约于1580年在安特卫普出生。像安特卫普的许多家庭一样,哈尔斯一家从衰落的安特卫普,逃离至北部的哈勒姆,并在哈勒姆度过了一生。

哈勒姆弗洛拉公园的哈尔斯青铜像
哈尔斯是一位高产的画家。盛年时期哈尔斯共作有约300幅画,已知的画作全部是肖像画。
黄金时代的荷兰盛行肖像画,因哈尔斯以其别具一格的作品,在当时十分受欢迎。他的风格也迅速地在荷兰盛行开来,影响了不少画家。

哈尔斯《阿勒塔.哈内曼斯肖像》
尽管哈尔斯一生收到不少订单,晚年的他却穷困潦倒。
1652年,为了还债给一位面包师,哈尔斯出售了不少物品,包括三件床垫和枕垫、一个大衣橱、一张桌子和五幅绘画。
这5幅画的作者不仅有哈尔斯本人,还有他的儿子,以及哈尔斯的老师范·曼德尔及的作品。
1664年后,晚年的哈尔斯只能靠政府每年给他的200弗罗林养老金勉强维生。

哈尔斯《哈勒姆市养老院的女董事们》
哈尔斯擅画肖像画,并以人物生动的姿态而出名。画中人多数是哈勒姆当地的富商等一些社会上流的人。
此外,哈尔斯还绘有不少群体肖像,主题多是公民警卫。

哈尔斯《圣哈德良公民警卫队的官员和警长》
他的画作生动地表现了社会不同层次中的人民与生活:军官的宴席或会议、枪手、工会成员、海军上将、将军、镇长、商人、律师、文员、流浪演员和歌手、名门世家、世俗老妪等等。
哈尔斯的作品清晰地展现了,黄金时代荷兰人生活乐观、富裕的面貌。

哈尔斯《弹鲁特琴的小丑》
哈尔斯善于捕捉人物瞬间的表情,并能以巧妙而奔放的笔触,将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布上,生动的画面一反传统肖像画中人物死板的姿态。
在群体肖像中,哈尔斯力求描绘每个人独特的面貌,使他们清晰可辨。而人物生动的表情与姿势,则体现了不同的性格,也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

哈尔斯《威廉范黑特尤依森》
哈尔斯的画面情绪,随着他的经历发生明显的变化,他的肖像画作尤其明显:早年绘画中各种鲜明的主色逐渐被一种颜色替代——黑色。
哈尔斯笔下的人物基本都穿着深色衣装,可能和他的新教徒身份有关。

从左至右,分别创作于1626年、1633年、1645年
根据当时的审美传统,油画中有笔触明显被认为是一种瑕疵,但哈尔斯却可以巧妙使用这种方法,并被认为是大师。
这种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令画面看起来是粗犷的,以至于人们以为哈尔斯的作品,皆是草率地几笔绘成。

哈尔斯《吉普赛女郎》
但通过科学手段剖析画面,结果所展示的并不是我们所想。大部分哈尔斯的作品,确实没有事先草稿或使用底色,但颜料的使用仍然是分层罩染。这种方法依然沿用当时人绘制作品的传统,并且成为哈尔斯成功的要素之一。

哈尔斯《托头骨的年轻人》
早在17世纪初,人们就已经为他在画作中所表现出的生命力而震惊。
例如与哈尔斯同时期的作家,西奥多鲁斯·斯赫雷费利厄斯曾写道:哈尔斯的作品反映了“如此强烈的力量与生机”,好像画家本人“在用笔刷挑战自然”。

哈尔斯《两个唱歌的男孩》
哈尔斯没有像多数同时代画家一样,刻意给予画面光洁的外表。而是有意识地去掉许多多余的细节,利用残留在画面上的笔触、线段、色块等,来表现人物的生命力。
这种技巧在当时并不多见,直到19世纪才有了更多的追随者,例如印象派的画家们。

哈尔斯《笑着的骑士》
关于哈尔斯
17世纪荷兰著名肖像画家;
以人物生动的表情和姿态而出名;
他善于捕捉人物瞬间的表情;
笔触巧妙而奔放;
他的作品甚至启发了后世印象派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