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诺贝尔奖

简介

第四十三届诺贝尔奖于1943年12月10日颁发,美国科学家奥托·斯特恩因发明质子磁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匈牙利科学家乔治·德海韦西因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获诺贝尔化学奖;丹麦科学家亨利克·达姆因发现维生素K、美国科学家爱德华·阿德尔伯特·多伊西因研究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名单

物理学奖

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奥托·斯特恩,以表彰他发明质子磁矩。

奥托·斯特恩(Otto Stern,1888-1969),德裔美国核物理学家、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物理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教授。 他发展了核物理研究中的分子束方法并发现了质子磁矩,以斯特恩-盖拉赫实验著名,获得了194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化学奖

194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匈牙利科学家乔治·德海韦西,以表彰他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

乔治·德海韦西

乔治·德海韦西对于利用放射性原子去研究生命体系颇感兴趣,放射性原子向各个方向发射出强有力的射线容易检验出来。1923 年他发现放射性铅和普通铅在化学性质上没有差别,首先用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铅的溶液浇灌植物,研究铅盐在豆科植物内的分布和转移情况。1934 年在制备一种磷的放射性同位素之后,进行磷在身体内的示踪试验,用于研究人体内各种生理过程,这项研究揭示了身体成分的动态。此后随着加速器与核反应堆的陆续发明,大量同位素被生产出来,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更快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有力的保障,同位素示踪法也得以广泛的应用。

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丹麦科学家亨利克·达姆因发现维生素K、美国科学家爱德华·阿德尔伯特·多伊西,以表彰他们研究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在20年代晚期,丹麦科学家亨利克·达姆研究以胆固醇量低饲料养鸡观察胆固醇的角色。几个星期后,动物被开始有出血现象和开始流血。这些毛病不能以增加胆固醇量低饲料来恢复健康。似乎暗示某化合物与胆固醇一起从食物被提取出来,因外这种化合物称凝血维生素。这个新的维生素以K标示是因为最初的发现在德国学报报告。圣路易士大学的爱德华·阿德尔伯特·多伊西再加以研究,因比发现其结构及化学特性。达姆和多伊西在维生素K的研究贡献而同时分享1943年医学诺贝尔奖。

文学奖

1943年没有颁发文学奖。

经济学奖

1943年没有颁发经济学奖。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