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诺贝尔奖停发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1940-1942年停颁诺贝尔奖。1943年,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三奖恢复颁发,文学奖与和平奖依旧停颁。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由于主战场在欧洲范围内,欧洲各国受到战乱的影响,诺贝尔奖委员会选择停发1940-1942年间的诺贝尔奖。
结果
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奖,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界个人最高荣誉,也是威信最高的国际性大奖。诺贝尔奖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相当于体育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冠军在体育界的影响,甚至更大。诺贝尔奖是一个世界各界的科学家都为之奋斗的奖项,诺贝尔奖得奖人数常被用来批判国内高等教育。此次停颁对世界学术界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