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免外戚窦婴、田蚡:一个跌,一个起
前因:外戚专政;后果:武帝中央集权

前因

外戚专政:窦婴田蚡同属外戚,受到朝廷重视,坐上高位,时汉武帝尚且年幼,窦婴有窦太后(时任太皇太后)的支持,田蚡则有王皇后的支持,两方互相倾轧近十年,是西汉时最有名的外戚专政。

公元前139年(西汉建元二年),窦婴与田蚡遭到罢免,分别被辞去丞相、太尉的职务。

汉武帝即位之初,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两人,因外戚的身份,分别得到了窦太后与王皇后的赏识,于是窦婴被任命为丞相,田蚡则被任命为太尉,自此,西汉外戚专政达到了鼎盛时期。

  • BC 140 西汉汉武帝建元元年
    任职丞相
    长安(今西安市)
    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初即位,因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加之丞相卫绾因病免职,于是爱好儒学窦婴被武帝任为丞相,王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田蚡被任为太尉,同时在窦婴田蚡等人的推荐下,武帝又提拔了一大批倡导儒家思想的官员,如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等。

但是,窦婴与田蚡两人其实别有用心,表面上和平相处,私底下一点也不合。

一方面,田蚡其实一直觊觎丞相之位,只是其发迹晚于窦婴,因此未能如愿。于是,田蚡一直想尽办法要将窦婴斗倒,夺得高位,但碍于窦太后的面子,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方面,窦婴早就感觉到田蚡的野心,于是与他一直维持表面上的尊重,对于他的话语,也是只听三分,并不完全当真。

不过,窦婴虽然坐拥权势,但时时刻刻都担心得罪窦太后。

这是因为窦婴早年任职詹事时,曾经得罪过窦太后。当时,汉景帝聚众宴饮,高兴之余,说未来要将皇帝之位传给胞弟梁孝王,窦太后听了十分欣喜,因为梁孝王是她最宠爱的儿子。不料,耿直的窦婴却阻止景帝,直言表示传位于弟,于礼不合,这一下触怒了窦太后。此后,窦婴的贤能虽获得窦太后认可,但窦太后终究很难喜欢这位亲戚。

一日,窦太后接到密告,听闻窦婴与田蚡底下的御史大夫赵绾与郎中令王臧,建议汉武帝不要向窦太后禀报朝政之事。窦太后一气之下,将赵绾与王臧治罪,并且牵连窦婴与田蚡,将其二人免官。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窦婴的时间地图

不过,窦太后此举,深受其害的其实是窦婴,在她逝世之后,窦婴因失去靠山,无东山再起的可能。田蚡则因为王皇后的宠信,再次上位,田蚡自此明目张胆与窦婴作对,并盯上与窦婴交好的灌夫

灌夫的父亲灌孟是颍阴侯灌婴家臣,灌乃是赐姓,本来应姓张。七国之乱爆发时,灌孟以身献国,灌夫则勇猛杀敌,因而成名。灌夫为人正直,素讲义气,但极为莽撞,之所以与窦婴交好,是由于窦婴下台后,原来的亲信纷纷转而投靠田蚡,唯有灌夫与窦婴交往如初,于是两人视彼此为至交。

但是灌夫的鲁莽,被田蚡给盯上。田蚡提出与灌夫、窦婴组织酒席,但是酒席当天,田蚡却爽约,灌夫寻来时,田蚡故意举止嚣张,令灌夫不满。后来在田蚡的婚宴上,灌夫忍不了霸成侯程不识与灌婴之孙灌贤对他与窦婴的嘲讽,大乱宴席,田蚡于是以不敬之罪,捉捕灌夫入狱,判处斩杀、族诛。窦婴想为灌夫求情,以景帝“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之遗诏求见武帝,却被田蚡陷害,以“矫诏”之名定罪。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田蚡的时间地图

最后,此次斗争由田蚡胜出,灌夫惨死,窦婴则被陈尸弃市。

神秘的是,灌夫与窦婴死后的第二年,田蚡突然称病,不能上朝,口中喃喃念着自己有罪,家人甚感怪异。巫师来看过之后,认为这个邪状乃是灌夫与窦婴的灵魂纠缠所致。没过多久,田蚡病死,其爵位由子田恬继承。

后果

武帝中央集权:窦婴被田蚡斗倒,陈尸街头,田蚡则在次年病逝。汉武帝借机实施中央集权。

结论:窦婴、田蚡的内斗,终结了此次的外戚专政时期,汉武帝也得以实施中央集权,而不受任何阻拦,也算是一场意外促成的成就。

阅读数 7.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