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称帝:再造大一统
公元36年,光武帝刘秀彻底统一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社会生产,缓解社会矛盾,使东汉政权经济恢复、社会安定。

文/全历史 空灵画师

前因

刘秀出任河北宣慰使:公元23年,刘秀被更始帝被任命为河北宣慰使,势力开始壮大。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鄗县登基称帝,东汉政权建立。

在与更始政权正式决裂之后,刘秀开始着手扩张实力,消灭遍布全国的割据势力。

在河北还有一支人数很多的农民起义军,叫铜马军。刘秀准备消灭这支军队。于是刘秀派大将吴汉,率领幽州十郡的军队,去攻打铜马军。吴汉杀掉不听话的幽州牧,开始与铜马军作战。接着刘秀亲自率军,与铜马军的一部分人马对峙。

河北农民军活动区域

刘秀坚守不出,派人攻击铜马军的粮道。铜马军没有粮食了,就趁晚上撤兵,刘秀率军追击,在馆陶之战大破铜马军,收编了很多人。接着,刘秀又在蒲阳之战大破铜马军余部,迫使他们投降。

铜马军投降后,很多人非常惶恐,害怕被屠杀。刘秀亲自骑马巡视铜马军的营地,安抚人心。铜马军众人都觉得刘秀很靠谱,心甘情愿跟着刘秀混。所以,几十万铜马军都成了刘秀的部众,从此之后刘秀被人称为“铜马帝”。从收降铜马军就可以看出,刘秀软硬两手都很好使,所以能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

刘秀一边在河北逐渐消灭农民起义军,一边派邓禹、冯异等人率军前往河南,扩张地盘。邓禹接连打败更始军,占领安邑;冯异也兵临洛阳城下。这时,刘秀的手下各路将领感觉到时机已经成熟了,就纷纷劝刘秀称帝。

但是刘秀却要装模作样一番,他说:“这是谁提的建议啊?可以把他给斩了。”不过实际上他不可能因为这个杀人的。手下们也很了解刘秀的心思。于是,在刘秀又消灭一支起义军之后,诸位将领再次请刘秀称帝。刘秀又拒绝了。过了一阵子,诸将再次请求,这次大家十分坚决,都已经第三次了,难道刘秀还要拒绝吗?结果刘秀还不答应,说考虑一下。

刘秀还在考虑什么呢,原来他也想搞一点迷信,来给自己称帝寻找天命。刘秀曾有个同学叫强华,喜欢研究谶纬。在诸将三次请求刘秀称帝不成之后,这个强华恰好不远千里从长安跑过来,献上《赤伏符》,说什么四七之际火为主之类的。反正就是说,刘秀称帝是天命所归,天意不能违背,所以刘秀非得称帝不可啦!至于为什么这么巧,那就很值得玩味了。

光武帝画像

于是在公元25年6月,刘秀在鄗县千秋亭举行了隆重的称帝仪式,正式登上帝位,宣布国号为“汉”,史称后汉或者东汉,并且大赦天下。不过此时的天下还四分五裂,战火连天呢。

登基称帝之后,刘秀先是派大军围攻绿林军控制的洛阳,但是久攻不下。洛阳守将不愿意投降,因为他曾经参与杀害刘秀的大哥刘𬙂。刘秀表示既往不咎,于是洛阳投降了,刘秀建都洛阳。这时候,赤眉军和绿林军已经决裂,大打出手。赤眉军占据了长安,更始帝刘玄向赤眉军投降。

刘秀派邓禹率军进入关中,准备攻打长安。邓禹趁赤眉军没粮食吃向西撤退的时机,占据了长安,但是很快就被又回到长安的赤眉军打败了。后来缺衣少食的赤眉军又向东进发,把邓禹和冯异的军队打得全军覆没。最后,冯异在崤底之战与赤眉军决战,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冯异安排好的伏兵冲了出来,总算打败了赤眉军主力,收降八万多人。刘秀军终于能够安心占据长安了。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汉光武帝的时间地图

这样一来,赤眉军基本上被消灭,绿林军建立的更始政权也完蛋了,只剩下一部分绿林军还在流窜。刘秀又花了十多年的时间,逐渐扫平各路农民起义军和地方割据势力,重新统一全国。

后果

东汉统一、光武中兴:公元36年,光武帝刘秀彻底统一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社会生产,缓解社会矛盾,使东汉政权经济恢复、社会安定。

结论:刘秀称帝,逐渐消灭割据势力,重建大一统王朝。

阅读数 7.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