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选择了俄国,俄国也选择了她。
文/全历史 老三诺夫娜
1762年7月18日,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请a到1729年5月2日的什切青旧城)在圣彼得堡登基称帝。几天前,她在近卫军的拥护下发动政变,推翻了丈夫彼得三世的统治。
叶卡捷琳娜是俄国仅有的两个享有大帝称号的沙皇之一,另一个是彼得一世(此处可a到1725年2月8日的圣彼得堡)。

她继彼得一世(此处可a到1718年6月19日的圣彼得堡)之后,开疆辟土,使俄国成为欧洲第一强国;她思想开明,与伏尔泰(此处可a到1694年11月21日的巴黎)等思想家作朋友;她推动文化发展,因此,俄国能在19世纪出现普希金(此处可a到1799年6月6日的莫斯科)、果戈里(此处可a到1852年3月4日的莫斯科)这样的大师级作家。
像她一样因丈夫能力有限,从而夺取权力让国家走向强盛的,在中国有武则天(此处可a到705年12月16日的洛阳),在古拜占庭则有狄奥多拉(此处可a到548年6月28日的君士坦丁堡)。
叶卡捷琳娜在政变前,是彼得三世不受宠的皇后,她出生于普鲁士,跟罗曼诺夫王朝没有血缘关系。但她竟在政变中取胜,俄国人民毫不犹豫地放弃彼得,转而拥戴她,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叶卡捷琳娜更好地切断与普鲁士的联系,意外获得大臣支持。
叶卡捷琳娜和彼得三世都来自普鲁士。彼得是沙皇伊丽莎白的外甥,所以被选为储君,叶卡捷琳娜则被选为彼得未来的皇后。

叶卡捷琳娜深知,要想在俄国立足,就必须把自己当成俄国人。
她半夜起床学俄语,担心犯困,就光脚站在冰冷的地上,以致着凉得了肺炎。生命垂危之际,她拒绝新教牧师做临终祈祷,特意召来俄国东正教牧师。
后来她转危为安,在皈依东正教的仪式上,用俄语朗诵教义,声音没有一丝颤抖。大主教深受感动,现场落泪。伊丽莎白为表满意,送给她价值十万卢布的钻石。
彼得三世却相反,他始终没学好俄语,一口德国口音。在皈依东正教的仪式上,他竟扮鬼脸取乐。他崇拜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俄普战争中,甚至为敌国普鲁士提供俄国情报。
俄国宫廷对彼得非常失望,但伊丽莎白不忍处置,朝臣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叶卡捷琳娜身上。比较典型的,是内阁大臣别斯图热夫。
他与叶卡捷琳娜达成秘密协议,一旦伊丽莎白去世,就扶持叶卡捷琳娜和彼得共同登基,以阻止俄国转向普鲁士。为给叶卡捷琳娜登基造势,他与英国和波兰大使合作,在国外宣传叶卡捷琳娜的能力和美德。
然而密谋被发现,别斯图热夫遭流放。叶卡捷琳娜虽然没被处置,但被监控起来,登基的希望也破灭了。
第二,彼得登基后有废后打算,叶卡捷琳娜主动反击,发动政变。
彼得登基后,对妻子越来越差,甚至要废黜她,改立情人为皇后。叶卡捷琳娜为了自保,只能主动出击,考虑推翻彼得。

此时的彼得,也面临着重重危机。他不顾亲奥派大臣反对,与普鲁士议和,跟俄国之前的盟友奥地利决裂。他在近卫军中改行严苛的普鲁士军法,士兵动辄受重罚,最后竟打算用普鲁士卫队取代近卫军。他还没收教会财产,取缔私人教会,神职人员怨声载道。
这让叶卡捷琳娜有机可乘。
她拉拢亲奥派重臣潘宁和苏沃洛夫等,又收买近卫军。他们趁彼得有事出城,请来神父,主持了叶卡捷琳娜的加冕仪式。军队和大臣们,绝大多数宣誓效忠。个别忠于彼得的军官率众抗议,但士兵怨恨彼得,发生哗变,高呼“女皇万岁”。
彼得想夺权,但他的卫队敌不过近卫军。朝臣们背弃自己,也让他深受打击。他想跟叶卡捷琳娜共治,被拒绝后,只得宣布退位。
叶卡捷琳娜能成功,是因为彼得惹了众怒。所以,她只是被选择的结果。然而,能轻易被拥戴,就能轻易被推翻。所以要坐稳皇位,叶卡捷琳娜还需采取措施。那么,她都做了什么呢?
首先,消灭皇位威胁者。
为防止彼得再夺权,叶卡捷琳娜登基当天,就将其杀掉。然后她签署宣言,痛陈彼得倒行逆施,称他的行为是对俄国的背叛和犯罪,以此凸显自己夺位的合法性。
除了彼得,皇位威胁者还有伊凡六世。1741年,伊丽莎白推翻伊凡六世,取得皇位后,就把他关进监狱。但有人曾以拥戴伊凡为名发动叛乱,为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叶卡捷琳娜将伊凡处死。
其次,拉拢军队和教会。
军队是夺权的关键。叶卡捷琳娜为了让近卫军继续支持自己,拿出30万卢布对他们进行封赏,还把铸造皇冠的殊荣,交给近卫军长官。

她重新批准彼得取缔的私人教堂,归还彼得没收的教会财产。其实彼得制裁教会的做法,她是赞同的。但立足未稳,她必须拉拢教会。后来统治稳固,打压教会的政策又被恢复了。
最后,为防止权臣专权,对政变功臣只给封赏,不与重用。
支持叶卡捷琳娜的大臣,都想在“新朝”掌握重权。为防止功臣专权,叶卡捷琳娜对他们只给名利,不给权位。
她召回别斯图热夫,奉他为导师,时常征询意见。但别斯图热夫想再度担任内阁大臣,却被拒绝了。对于潘宁等政变功臣,叶卡捷琳娜拿出近80万卢布进行赏赐,完后就旁置不用。这些人不满受冷落,发动叛乱想推翻叶卡捷琳娜,失败后,又有不少被流放。
叶卡捷琳娜完成稳固皇位的各项步骤,开始按自己的意愿推行统治,从此开启辉煌的大帝之路。叶卡捷琳娜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融入俄国文化,让俄国人不把她当外人,这也验证了同类判定规律(规律60-同类判定规律:找到同类的最快方式)。
历代评价:
一群寡头政治家、外国人、起义军和迷你兵团忙了一整夜,将她拥上皇位,高呼万岁,对一切反对这个名字的人则毫不留情地施以拳脚。
——赫尔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