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头曼想废冒顿;后果:白登之围。
文/全历史 王莫失
前因
公元前209年,匈奴的大王子冒顿杀了自己的父亲头曼成为单于。
公元前3世纪末,秦始皇的帝国正在全国上下收罗兵器,化干戈为一统。而在长城之外,辽阔的漠南草原之上,绿草被鲜血染红,刚刚经历了一场厮杀。人群中一位健壮的匈奴王子正在凝望正南方烽火台上渐渐消散的狼烟,他就是匈奴单于头曼的大儿子冒顿。
冒顿的族谱
如今长城以南已不再是那个诸侯割据的王朝,秦帝国的大将蒙恬用强弓劲弩又一次重创了冒顿的部落,想再一次把他的部落赶到漠北。他转头看向不远处的父亲,这个曾经与赵国大将军李牧对战多年的男人,如今已经显然有些老迈了,变得更关心他的小阏氏和他的小儿子,至于南下复仇,只能靠冒顿来完成了。
可惜冒顿没想到,父亲头曼单于竟然另有安排。秦人的强弓劲弩彻底把头曼打怕了,而此时的匈奴又三面受敌,南面有大秦帝国,而西面的大月氏和东面的东胡都已逐渐强大,头曼为了与月氏结盟对抗东胡,竟然安排冒顿去月氏当人质,这一安排看似是对冒顿委以重任,但冒顿心里清楚,这是父亲想另立太子而做的准备。
冒顿果然没有猜错,他刚到月氏的部落,屁股还没坐热乎,头曼就率军对月氏进行了突然袭击。月氏王大怒,立即把冒顿五花大绑,想要杀掉他。结果冒顿出奇的镇定,巧舌如簧,一番解释,终于稳住了月氏王,保住了小命。随后就在当晚,冒顿偷了一匹月氏的良驹,连夜马不停蹄逃回了匈奴。
活着回来的冒顿吓了头曼一跳,头曼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如此有勇有谋,于是陷入了纠结,并没有再次至冒顿于死地,而是给了冒顿1万人马,让他自生自灭。带着1万人马离开王庭的冒顿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心想自己是注定要成为单于的男人,怎么能如此自生自灭,于是他暗下决心,要靠这1万人马翻盘。

影视剧中的冒顿单于
冒顿带着手下1万人马进行严酷的训练,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叫“鸣镝”的响箭。他对手下将士们说:“我鸣镝射中的目标,就是你们的目标,凡是不跟着射击的,一律斩杀。”接着,在一次次的围猎中,冒顿将鸣镝射向野兽,凡是没有跟随他射中的手下,全被冒顿斩杀。后来有一天,冒顿突然将鸣镝射向了自己心爱的宝马,对于匈奴人来说,马可以算得上是草原上最亲密的伙伴,当时几个手下愣住没有动手,结果全被冒顿斩首。接着,又有一天,冒顿竟然将鸣镝射向了自己的妻子,当时又有几个手下愣住了没动,结果又被冒顿全给杀了。
自此之后,冒顿的手下再也没有敢违抗他命令的人了。冒顿知道报复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日,冒顿带着手下跟随父亲头曼一起围猎,在途中,冒顿突然将鸣镝射向了父亲。当时头曼还没来得及搞清楚怎么回事,箭矢如骤雨般向他袭来,瞬间被射成了刺猬。因为一切发生的太突然,头曼的手下当时也懵了。结果冒顿突然振臂一呼:“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队伍中谁不老实就射谁,射谁谁死!把众人吓得纷纷下跪臣服。
匈奴的时间地图
紧接着,冒顿带着队伍直接杀回王庭,如砍瓜切菜般解决了他的后母和弟弟,又处死了所有反对他的贵族和将领,登上了单于之位。在单于即位的典礼上,年轻的冒顿单于再一次凝望着南方,他想着长城上的狼烟将在不久后再次被燃起,心中便如万马奔腾一般澎湃。这一年是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刚刚驾崩,而更凑巧的是,这一年冒顿刚刚21岁,秦二世胡亥也是21岁。
冒顿成为单于后,征服了东胡,赶走了月氏,还带领匈奴征服了楼兰、乌孙、呼揭等20余国,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也成为了日后大汉王朝北方最大的劲敌。
后果
白登之围,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冒顿单于率兵围困于白登山。
结论:匈奴崛起,引发了之后与汉王朝持续多年的汉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