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1. 王莽篡位,2. 甄丰、甄寻父子被诛杀,3. 刘歆儿子女儿受王莽皇室斗争牵连先后被迫自杀;后果:王莽被杀。
文/全历史 Spencerrr
前因
1. 王莽篡位:公元5年,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
2. 甄丰、甄寻父子被诛杀:甄氏父子因分赃不均想夺权,被王莽诛杀。
3. 刘歆儿子女儿被杀:刘歆子女受王莽皇室斗争牵连先后被迫自杀。
公元23年(地皇四年),王莽新朝的国师刘歆,在卫将军王涉和大司马董忠的劝说下,答应与后二人共同策划政变,想要擒住王莽,投靠南阳刘秀,归附刘氏政权。
刘歆本是西汉宗室,后来为避汉哀帝刘欣名讳而改名为刘秀。他是一位重要的学者,在儒学、史学、天文学上都很有造诣。他是第一个把圆周率确定下来的人,与五百年后祖冲之的圆周率误差只有0.01312,被称为“刘歆律”,给后来数学家的计算进步提供了基础。

刘歆
此外,刘歆还是辅佐王莽篡位建新朝的重要帮手。可以说,刘歆给王莽篡权提供了基础理论,新朝的建立不能没有刘歆。
这是因为王莽成为摄皇帝后,急需一种新的学说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把篡位的行为合法化,为自己成为“真皇帝”做铺垫。而刘歆一直鼓吹的古文经学就颇得王莽看好,王莽从篡汉到后来稳固王位、托古改制,都是依靠刘歆的学说和谶纬之学制造舆论的。
那么,刘歆作为一个专业的学者,又颇得王莽的信任,为什么会答应反对王莽呢?
第一个原因,是新朝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激烈,刘歆畏惧王莽对心腹大臣使用的残暴手段。
新朝建立后,由于分赃不均,与刘歆同为王莽心腹的甄丰心存不满。后来,甄丰想让儿子娶王莽的女儿——也就是曾经汉平帝的孝平皇后,特意伪造了符命给王莽看。王莽得知后暴怒:堂堂天下之母,怎么能做甄寻的妻子呢?
不到半天,王莽的士卒便到甄府拿人,甄家父子前后都被王莽处死了,还牵连了数百人都被诛杀,令刘歆生畏。

王莽
第二个原因是在甄家被杀一事中,被诛杀的数百人之中还包括了刘歆的两个儿子刘棻和刘泳,他们也因受到牵连而被处死。两个儿子正当少年得意,竟意外成为王莽固权的政治牺牲品,刘歆不仅痛苦,更有怨恨。此外,在地皇二年,刘歆的女儿再次被王莽皇室斗争牵连,被迫自杀而死。
这时,卫将军王涉得到了一则谶言,说刘秀应该为皇帝。属下西门君惠劝王涉说,曾经就叫刘秀的刘歆才是未来的领袖,应当顺势而为,协同刘歆一起,反王莽、复兴刘氏一族。王涉一听有道理,便伙同董忠一起找刘歆商量。多年的畏惧和失去子女的怨恨,使刘歆禁不住董忠和王涉三番五次的劝说,终于答应一起造反。但刘歆认为,应该投靠的不是自己,而是出身南阳的刘秀,也就是后来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

刘秀
按董忠和王涉的要求,这次政变行动宜早不宜迟。但是,刘歆极其信任古文经学,占卜之后说一定要等有太白星出现的那一天再起事。这一等便等出了幺蛾子:这期间,董忠又找到了司中大赘孙伋讨论他们的政变计划。孙伋知道后非常害怕,回家之后饭都吃不下,被妻子问了个底儿掉,泄露了机密。孙伋妻子转脸又对她弟弟说了这件事,弟弟认为事关重大,立马向朝廷告发了。
七月,王莽得知政变计划,召刘歆、王涉、董忠等人入宫议事。当时,董忠正在指挥中军训练,属下王咸见到宫中使者便觉得不妙,劝董忠直接领兵冲进皇宫。董忠不听劝告,和王涉、刘歆两人在宫中约见。入宫后,三人立即被押送到一个房间,刘歆和王涉被迫自杀,董忠被黄门郎格杀。至此,刘歆政变流产。
后果
1. 王莽被杀:公元23年,新朝统治被颠覆,王莽被斩杀。
结论:
刘歆谋反事件是新朝末年发生的一场严重政治危机,标志着新朝最高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使本来摇摇欲坠的新朝大厦迅速倒塌,从而加速了两汉之际的政权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