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整个17世纪,延伸至18世纪中期的巴洛克艺术运动,影响延续至今,成为第一个席卷全球的艺术运动。巴洛克艺术时期,名家辈出,我们在此列出最受关注的十位巴洛克艺术大师。
跨越整个17世纪,延伸至18世纪中期的巴洛克艺术运动,影响延续至今,成为第一个席卷全球的艺术运动。
巴洛克艺术时期,名家辈出,我们在此列出最受关注的十位巴洛克艺术大师。

巴洛克大师
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意大利绘画大师,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热那亚、马耳他和西西里

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1-1610年)
代表作:《酒神巴库斯》《以马忤斯的晚餐》《圣母之死》《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捧果篮的男孩》《施洗者圣约翰的斩首》《圣马太蒙召》……

以马忤斯的晚餐(1601年版)
艺术特色:卡拉瓦乔是一位具有大胆革新精神的画家,他的革新精神改变了当时矫饰主义的艺术风尚,为绘画创立了一个新的方向;
他在绘画中,创造了一种“明暗对比法”的绘画技巧;
卡拉瓦乔的绘画从不遵循任何古典的既定法则,以描绘现实中平凡或下层人民的形象为主。
艺术影响:卡拉瓦乔赋予了绘画一种新的风格和样式,这种风格和样式,逐渐启发了后来所有的流派,影响了诸多后世画家。

酒神巴库斯
贝尼尼
贝尼尼,意大利画家,雕塑家,建筑师,主要成就雕塑和建筑设计。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巅峰人物,他被誉为这一时期的“艺术之王”。

詹·洛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年)
代表作:《圣彼得广场》《阿波罗和达芙妮》《圣特蕾莎的狂喜》《大卫》《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四河喷泉》《圣彼得教堂青铜华盖》……

气势恢宏的圣彼得广场
艺术特点:贝尼尼的雕塑,热情奔放而富于戏剧性,其作对动态的描绘,不稳定构图的形式,都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他创造性地对皮肤和发质表面纹理的感性处理,对阴影感的新颖表达方式,使人们对雕塑有了新的认识。
他还将雕塑和建筑史无前例融合在一起。
除了雕刻家的身份之外,贝尼尼还以建筑家、城市规划师、画家、舞台编剧、设计师等多重身份服务于罗马这座城市。
艺术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巴洛克艺术的集大成者。他是巴洛克风格雕塑的开创者,也是巴洛克风格建筑的大胆尝试者,他赋予那个时代的影响,在历史上无人可及的。

贝尼尼《圣特雷萨狂喜》1651年
格列柯
格列柯出生于希腊克里特岛,在那里接受了最早的传统绘画教育。之后相继在威尼斯、罗马学习绘画,于36岁时移居西班牙托莱多古城,在此完成其最具创造力的作品。

埃尔·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
代表作:《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圣神降临》《圣母加冕》《拉奥孔》《托莱多之景》《圣马丁与乞丐》《手抚胸膛的贵族男人》……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
艺术特色:格列柯的艺术综合了拜占庭及样式主义晚期的艺术风格,画面饱含浓重的宗教色彩和情感渲染力。
他的宗教画构图奇特,布局多呈幻想结构,用色大胆新奇,呈现出梦幻般的奇特效果。
异常细长、具有动势、感情丰富的人物,使其作品画面富有强烈的动感,预示巴洛克艺术的来临。
艺术贡献:格列柯被视为16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也被誉为西班牙绘画的开拓者,是文艺复兴过渡到巴洛克艺术最著名的画家,被誉为“现代性远远走在了我们这个时代之前”,影响诸多现代艺术先驱。

格列柯《圣马丁与乞丐》1597-1599年
委拉斯开兹
委拉斯开兹,17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他出身于塞维利亚,1632年到马德里,成为国王菲利普四世的宫廷画师。擅长肖像画、风俗画和历史画。

委拉斯开兹(Velazquez,1599-1660)
代表作:《宫娥》、《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纺纱女》、《酒神的胜利》、《镜前的维纳斯》、《塞维利亚卖水人》、《基督受刑》……

宫娥
艺术特点:他的作品写实,布局层次巧妙,尤其明暗调配合宜,使画作自然逼真,不论是社会剪影或是神话题材,都呈现宁静稳重的特有气氛。
肖像画尤其出色,他一生为皇室效力,绘出无数出色的肖像作品。他不仅将人物外表描绘的惟妙惟肖,连独特的气质也表露无遗。
艺术贡献:在作为宫廷画师尽心服务于权力,创作大量贵族肖像画之余,对平民百姓也是同样的温文尔雅,绘制了大量“波德格涅斯”风格的作品。他对后来的画家影响很大,弗朗西斯科·戈雅认为他是自己的“伟大教师之一”。

委拉斯开兹《教皇英诺森十世》1650年
鲁本斯
鲁本斯,佛兰德斯的宫廷画家。是17世纪西方成就最大的巴洛克画家之一。他一生创作画作无数,不仅是当时备受称赞的画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

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
代表作:《劫夺吕西普的女儿》、《美惠三女神》、《爱之园》、《上十字架》、《下十字架》、《玛丽·德·美第奇的一生》组画、《披著毛皮外衣的维纳斯》……

劫夺吕西普女儿
艺术特点:在鲁本斯的画作中,经常能看到一种带有旋转的运动感的结构,用以表现激动人心的场面,他善于运用对比的色调,强烈的明暗和流动的线条,来加强这种画面的运动感。
他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形成了一种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
艺术贡献:鲁本斯的影响力波及到其后的欧洲绘画,包括德拉克洛瓦、康斯太勃尔和雷诺阿等人,都受到过他的画风的影响。
17世纪后半至18世纪早期的法国,流行一种鲁本斯风格的艺术风潮,主张色彩比线条重要。

鲁本斯《美惠三女神》 1635年
伦勃朗
伦勃朗,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大师。他年少成名,下半生却饱受命运打击,作品生动地折射出他跌宕的一生。伦勃朗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作品。

伦勃朗(Rembrandt,1606-1669)
代表作:《夜巡》《自画像》《花神》《犹太新娘》《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沐浴的拔士巴》《达娜厄》《浪子回头》《百盾版画》……

夜巡
艺术特点:伦勃朗对戏剧深怀兴趣,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利用如同舞台灯光的亮色,描绘明暗背景下的人物。
在伦勃朗的作品中,他常常将他擅长的光影效果——即后世所谓“伦勃朗光”发挥得淋漓尽致。
晚年的伦勃朗,对光影的把握得心应手,笔触更加潇洒粗犷,但是对故事和情感的表达却更加含蓄,重点在于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艺术贡献:伦勃朗是绘画风格的始创者,永远充满革新与挑战的伦勃朗,让黄金时代的艺术世界翻天覆地。他不仅让风格风靡一时,还吸引了众多追随者,直到今天。

犹太新娘
维米尔
维米尔,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被视为“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也是当时优秀的风俗画家,与哈尔斯、伦勃朗合称“荷兰三大画家”。然而,在他死后,被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
代表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绘画的寓言》《读信的蓝衣女子》《花边女工》《持天平的女人》《窗前读信的少女》《代尔夫特风景》……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艺术特点:维米尔的作品,多以风俗题材为主,画面宁静安详、温馨舒适,给人以庄重感。
维米尔的画作,常常以独自一人的女子构成,她们专注地沉浸在自己的事务中,他将一个个日常场景,变成有深度和情感的世界。
他对透视法的绝妙运用,对光线的极致表现,让他获得了光线大师的称号。
维米尔创造了一个被光笼罩,安详而神秘的世界,他的作品被称之为“静的画”。
艺术贡献:近年来,维米尔的作品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他的作品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甚至连勇于追逐潮流的年轻一代,对维米尔创作于三世纪前的绘画也有很高的接受度。

倒牛奶的女仆
凡·戴克
凡·戴克,佛兰德斯画家,巴洛克宫廷肖像画的奠基人,英国宫廷的首席画家。虽然他创作过许多宗教作品,但主要艺术成就还是表现在肖像画方面。

安东尼·凡·代克(Anthony van Dyck,1599-1641)
代表作:《查理一世行猎图》、《查理一世三面像》、《查理一世骑马像》、《亨利埃塔·玛丽亚皇后》、《埃琳娜·格里马尔迪肖像》……

查理一世行猎图
艺术特点:凡·戴克的肖像画很符合贵族的审美要求,色彩典雅明丽,人物姿态优雅高傲,尤其强调绸缎服饰的闪光效果。
他比较注重人物的姿势和手势,笔下的人物都有一种沉静文弱的气质、翩翩优美的风度,甚至有美化的成分。
艺术贡献:凡·戴克突破了英国传统肖像比较刻板的构图,对英国肖像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被认为是极少数没有被鲁本斯巨大身影遮住的画家。

凡·代克《查理一世三面像》1635-1636年
乔治·德·拉图尔
拉图尔是法国17世纪重要的画家,曾担任过国王的画师。由于他的作品喜欢出现烛光,因此被冠以“烛光画家”的美誉。

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1593-1652)
代表作:《忏悔的抹大拉玛利亚》、《木匠圣约瑟》、《烛光下的抹大拉玛利亚》、《两把火焰的抹大拉玛利亚》、《预言家》、《与钻石王牌作弊》……

忏悔的抹大拉玛丽亚
艺术特点:其作品含蓄、静谧,无论是探讨生死或是宗教画的主题都带着一股神秘感。
拉图尔的大部分画作,以及最出名画作都为刻画夜晚的场景,采用燃烧的蜡烛或火炬作光源,产生阴影,营造出强烈的对比,从而形成了自己单独简洁、一目了然的绘画风格,避免了许多作品中繁琐的背景描绘。
艺术贡献:拉图尔追求形象的完美,排除画面中所有多余的细节,构图几何化趋势非常明显,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都很强,影响了后世立体主义。

拉图尔 《木匠圣约瑟夫》 1642年
尼古拉斯·普桑
普桑是17世纪最伟大的法国艺术家,也是法国古典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法国绘画之父”。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
代表作:《阿卡迪亚的牧人》、《台阶上的圣家族》、《萨宾妇女被劫》、《罗马将军之死》、《福基翁的葬礼》、《诗人的灵感》……

阿卡迪亚的牧人
艺术特点:普桑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
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
艺术贡献:普桑所建立的法国古典风景画,为柯罗、透纳这些伟大的风景画家所赞赏和借鉴,并对欧洲绘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普桑《台阶上的圣家族》16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