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比下今年市面上的其它“爆款”,《安家》里的失真美颜滤镜,《传闻中的陈芊芊》动不动疑似卡机的画外音独白……《隐秘的角落》愿意下功夫就显得稀缺。
作者 | 王珊珊
编辑 | 韩方航
小孩可以有多坏?小孩为什么要变坏?
“恶童”形象在悬疑、恐怖作品里并不少见。日本作家乙一的出道之作《夏天、烟火、我的尸体》里,只有9岁的女孩把好朋友推下了树。《隐秘的角落》中的主要线索,同样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夏天、汽水、相机里的尸体。
好学生朱朝阳本该迎来又一个寂寞无聊的暑假,但却遇到了孤儿普普和严良。三个孩子在炎热的季节里给彼此作伴,谁知却无意间拍摄记录了一次谋杀。他们感知着成人世界的残酷,也不得不面对心底的阴暗。

《隐秘的角落》塑造了足够有说服力的人物,真实、细腻,能够触发观众们的共情。不受欢迎的朱朝阳,与不得志的奥数老师张东升,互为这个故事里的镜像人物。他们的名字听起来暖意融融,但“阳光越强,阴影越大”,实际上却过着冰冷苦闷的生活。他们不幸的根源,都来自紊乱的家庭环境,从而内心生发出阴暗的种子。他们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得到亲人的爱。
请到《纸牌屋》编剧担任剧本总监,使得《隐秘的角落》在叙事节奏、悬念铺陈等方面都接近了美剧水准。不过,内容上的落点还是“中国式”的家庭矛盾。朱朝阳与父母之间较着劲的相处模式,或许能令很多观众看得心头发紧。母亲逼着儿子喝牛奶,摆出“我是为你好”“听话”的姿态。父亲对孩子有所保留,只是到牌桌上还要得意洋洋地炫耀儿子的聪慧,看吧,“像我”。
情感的天平显然倾向于“坏小孩”和“杀人犯”,让观众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同情。《隐秘的角落》里的恶行是偶然的、犹豫的、一念之间的。尤其是朱朝阳对于同父异母妹妹的“谋杀”,原本根本不在他的计划范围内。这也使得观众能够感同身受去思考:如果我是他,会不会也会忍不住犯下罪行?
当然我们之所以由衷对坏人产生了喜爱,也是因为剧中的被害人其实才是真正的负面角色。朱朝阳的后妈和妹妹,看起来是被幸福宠坏的骄纵母女。张东升的妻子和岳父母,都把势利挂在脸上。

这些都让《隐秘的角落》获得了观众认可。51万豆瓣网友为《隐秘的角落》打出8.9分,并且打分人数还在不断上涨中。
然而一顿狂夸成“9分神剧”“悬疑剧天花板”“全员演技炸裂”“2020年最佳国产剧”也同样是一种过誉。《隐秘的角落》当然有很多优点,但不可回避的是,它也有明显的缺陷。
《隐秘的角落》对于“小孩为什么坏”的主题呈现上不够犀利、欠缺深度。悲剧没有必然性,剧情还是得靠意外事件推动。剧中的矛盾和冲突仅仅停留在了小家庭范围内,没有涉及到对于更深层次社会权力关系、人物生存环境的探讨。
作为对比的是,同样是以儿童为主人公的悬疑美剧《怪奇物语》中,恐怖压抑的核心设定其实紧密联系着1980年代的冷战格局。剧中也囊括了那个时代中各种典型的人物:父亲深信政府,警长失落而无望,妈妈执着疯癫,只有孩子们代表着理性精神、冒险精神,象征着未来的希望。
实际上原著《坏小孩》中还有更具有象征意义的生猛“弑父”主剧情、以及普普在福利院遭到性侵之痛,但《隐秘的角落》的改编对此完全规避了。还有很多事情经不起细究:为什么非得普普来给弟弟治病筹30万,除了勒索别无它法,领养家庭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班里同学都要讨厌朱朝阳,难道就是因为嫉妒他是第一名?张东升为什么那么被老婆家嫌弃却非要苦苦挽留,难道仅仅是因为秃顶太自卑?父亲朱永平、“后妈”王瑶尽管出场颇为亮眼,但最后死得却过于刻意,尤其是王瑶。

影视创作者要面临严格的内容审查,坏小孩不得不“带着脚镣跳舞”,其实也根本不敢坏到哪里去。整部剧本应展现朱朝阳一步步被恶意吞噬的过程,但最终只做到了浅尝辄止。他和严良——被网友解读为象征着他的良心——的争吵看起来太小打小闹,没有真正走心的互相折磨。另外有画面显示朱朝阳写了两本不同的日记(在原著之中,这是他为自己打造的无罪证明,一本是真实的暗黑独白,一本是伪装的纯真无辜),但最后这个线索却不了了之。
最直观的致命问题是,《隐秘的角落》的结尾几乎是未完成的:普普、严良、老陈最终的结局,以及朱晶晶的真正死因,都未能交代清楚,只是用一些故弄玄虚的画面拼接,来让观众猜。原著作者紫金陈发了条微博:“有些人应该死了,但必须活下来,再比如最后一个镜头删了窗户外的镜头,多多理解片方。”作为弥补,创作者安插了笛卡尔和公主的隐喻,“童话还是真相”。观众也不得不保持宽容,只能看弹幕研究解读贴,通过脑补再创作。

但无奈的是如今有一种普遍心态:我们夸作品、夸演员的时候,总是需要带上“同行衬托”的前提条件。对比2020年已经播出的国产剧,《隐秘的角落》不仅是年度最佳,还把绝大多数同行远远甩在了身后。
网友对这部剧表扬最多的是所谓“电影感”,也就是能够烘托氛围、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视听设计。比如说整部戏从光影色调上来说分三个阶段。三个小孩爬山时,脸上阳光直射,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朱晶晶坠楼之后,颜色变得暗下来了,没有那么温馨。再往后就是变成台风天,孩子内心的东西变复杂了,大部分镜头是阴天或冷调子。

三个孩子最快乐的时候
这种视听语言当然谈不上创新。但只要数数今年市面上的其它“爆款”,《安家》里的失真美颜滤镜,《传闻中的陈芊芊》动不动疑似卡机的画外音独白,以及这两部都是把一两首情歌贯穿始终循环播放……《隐秘的角落》愿意下功夫就显得稀缺。
网友们还在兴奋地夸:“终于有一部可以对抗倍速和进度条的剧。"大家早就习惯了1.5倍速、2倍速看完一部剧,甚至有的时候会跳着只看部分剧情——然后发现自己还是能毫无障碍地跟上所有事情。

《安家》里的滤镜
中国的观众难免感到有点委屈。实际上如果把眼光放到全球范围内,电视/网剧的天花板近年来在不断被打破。以美剧为例,由于各平台彼此竞争,愿意投入获得独家优质内容,一线电影创作者纷纷进入剧集领域,拍出《纸牌屋》《权力的游戏》《西部世界》等越来越宏大精彩的好剧。
而在豆瓣国产剧口碑排行榜里,评分最高的《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这两部公认的巅峰之作,但却都已经分别是2007年、2003年的作品了。十几年过去了,在当今的创作环境中,有追求、有能力的创作者,受限于审查越来越不合理的条条框框,难以做出真正的价值探讨。而从追求利益的角度考虑,投资方更乐意选择成本较低、制作容易的都市情感剧、甜宠剧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隐秘的角落》能够诞生已经挺不容易。制片方也透露,爱奇艺提供的成本5000万全花完了,也就是说团队层面赚不到钱,基本是得靠情怀驱动。而《隐秘的角落》通过剧作带来的新的创作空间,也很可能因为剧的热播,而招来审查的关注——就在本周,爱奇艺专攻悬疑剧的“迷雾剧场”就传出被整改的消息。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如果《隐秘的角落》成了 2020 年度最佳,甚至是十年最佳,那才是真正让人遗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