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战神的陨落
前因:樊城之战;后果:夷陵之战。

文/全历史 李曳白

前因

樊城之战:关羽进攻樊城,荆州的守卫力量变弱。

公元219年,东吴吕蒙带着手下扮作商贩的士兵偷渡过江,先后劝降镇守在公安的汉军守将傅士仁和南郡(江陵)太守糜芳,关羽丢掉了他镇守的荆州。

荆州丢失时,关羽并不在场。他是数月前离开荆州,率兵抵达樊城的。

稍早的一段时间,益州传来消息,刘备从左将军进位为汉中王。刘备地位的上升,也给关羽带来了武将能拥有的最高权力“假节钺”,拥有了带兵征伐权力的关羽,开始着手北伐。

不久之后,关羽率军进攻樊城,擒于禁斩庞德,光是俘虏就活捉了三万人。北方的群雄也遥借关羽旗号蠢蠢欲动,吓得曹操甚至都想到了迁都。不过,曹操的想法被司马懿等人劝阻住了,魏国的谋臣们一致认为,如果能够联合孙权袭击关羽,被围困的樊城就会解围。

北方谋臣的想法很好,但真正的效果不大。曹操毫不掩饰这个“计策”,他让前线将士把自己写给孙权的书信绑在弓箭上,射到了关羽的军营。关羽拆信一看,这摆明了告诉自己孙权会有动作,就看自己会撤不撤兵。但关羽断定了孙权不敢动。

孙权剧照。

关羽驻扎的荆州,以南郡江陵为主。江陵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江陵的前线城池公安,也在汉军掌握之中。此时关羽占据汉水要道,就算孙权袭击后方,关羽水路回援江陵,最慢也只要三天。更何况,自己不久前夺了东吴从桂阳运输的粮食补充军需,也没见孙权吭声。曹操惦记着孙权能帮他,纯粹是瞎惦记。保险起见,关羽从前线缓缓调兵后方,增强江陵的防御力量。

但荆州还是丢了,听到消息的关羽决定撤兵。他不确定江陵的归属和孙吴动向背后的态度,返回江陵的途中,他传信给东吴主将吕蒙了解情况。

前方的使者传来消息说,守城的糜芳和傅士仁投靠东吴,吕蒙已经拿下江陵。众将士一听都慌了,他们长期在江陵驻扎,老婆孩子都在城里,江陵落入吕蒙之手,家人的性命就没了保障。军心不稳,士兵跑掉的越来越多。关羽不得不退守荆州西北的小城麦城。但关羽想不明白,糜芳和傅士仁怎么会把荆州拱手送人。

事实上,为了夺取荆州,东吴一直在不断努力。孙权君臣定计要扮猪吃老虎,吕蒙以生病为借口从前线退下来,把领军的职责交给了军事新人陆逊。而陆逊刚一上任,就给关羽写信大加吹捧,还说自己才识学浅,不堪大任,试图让关羽心生懈怠。

陆逊剧照。

“生病”的吕蒙也紧锣密鼓,趁着臣关羽在鏖战襄樊时,在一天夜里发动突然袭击,悄无生气的拿下了荆州外围的各处哨所,经过东吴谋士虞翻对糜芳和傅士仁的一番游说。吕蒙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江陵。

不过这些,不是糜芳和傅士仁投降的理由。傅士仁是刘备留守荆州的实权派,职责是给关羽筹集粮草。虽然不能与萧何为刘邦供应军需相提并论,但刘备留在荆州的这种人事架构,已经足够说明傅士仁的地位。糜芳的位置则更高,他不但是刘备的小舅子,也是随刘备辗转大半个中国、奋斗了大半生的功臣宿将。糜芳临阵投降,是对自己大半生的彻底否定,从哪个角度都说不通,猜不到。

关羽当然想不到,因为他从来都不习惯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在他对人和事的观察中,他始终是主角视角。丢掉荆州前,孙权派人来给关羽说儿女亲家,被他大骂一通。东吴使者回去复命,惹得孙权大怒。糜芳和傅士仁作为部下,也逃不掉关羽的骂。进攻樊城前,江陵城内粮草失火,两人就被关羽一通敲打。关羽还留下狠话,等我从前线回来好好收拾你们。

糜芳剧照。

孙权是一方诸侯,都被关羽骂的狗血临头,糜芳和傅士仁遭受的,只会是更无情的羞辱。糜芳和傅士仁也是硬汉,他们的投降的原因,不是卖主求荣和敌众我寡,而是和关羽之间的意气之争。

关羽败走麦城后,曾向上庸的刘封求助。但刘封没有派兵,因为他和关羽的关系也不好。关羽丢掉荆州,没有太多的战略失误。它看起来,更像是蜀地群臣对关羽霸道性格的集体抗议。

四十多年后,陈寿在史书里评价说,关羽善待士卒,但对待士大夫却很骄傲。说穿了,平凡的士兵,并不能和关羽的抢夺他的主角光环。关羽在荆州西北的孤军周旋月余,最后被东吴击杀,刘备集团没了荆州,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后果

夷陵之战:刘备为关羽复仇,亲自征讨东吴。

结论:东吴杀关羽夺荆州,孙刘联盟瓦解。

阅读数 8.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