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建立:衣冠南渡
前因:西晋灭亡;后果:王与马共天下

前因

永嘉之乱、西晋灭亡

公元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如果想要看清东晋建立的是非曲直,还要从晋元帝司马睿说起。

司马睿这一支,属于司马集团的旁系。因为身份低微,在一众皇亲国戚面前头都抬不起来,跟皇位更隔着十万八千里。

查看完整族谱
晋元帝的族谱

但为什么最后东晋政权会由司马睿建立起来呢?

首先,还是要靠东海王司马越的提拔。

惠帝时,贾后张华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司马睿一直保持恭俭退让,生怕惹祸。到后来八王之乱爆发

时,当时身为琅琊王的司马睿干脆躲在家乡的一亩三分地上。

后来,司马越看重了司马睿的这一支势力,开始启用司马睿。起兵讨伐河间王司马颙,就假司马睿为辅国将军。不久司马越统兵西进,让司马睿留守后方。

307年,司马越击败成都王司马颖,入主洛阳。司马睿作为司马越的小弟,顺带得了好处,成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军政。

不过,司马睿并没有在北方待太长时间。胡族南下的铁蹄越来越难以抵抗,西晋政权危在旦夕。司马越便派司马睿去管理江东,顺便也是给他自己留条后路。

司马睿和好友王导就这样一同来到了建康,但问题接踵而至。他们原以为会受到百姓的欢迎,可没想到江南的大士族嫌弃司马睿地位低下,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一个都不来拜见。

如何破局?这就要说到司马睿能够建立东晋的第二个重要支柱——王导的辅佐。

王导知道要在江南站住脚跟,没有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是不行的。于是,他想到了堂兄王敦。王敦当时在扬州做刺史,很有势力。王导就干脆把王敦请到了建康,两人商量了半天,想到一计。

这年的三月初三,按照当地的风俗,百姓和官员都要去江边求福消灾。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坐上华丽的轿子,高举着琅琊王的旗号,布置有仪仗队鸣锣开道,王导、王敦侍立两侧,北方来的大官、名士也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跟在后面,排成一支非常威武的队伍,浩浩荡荡开往江边,足有一里多长。

这一天,建康城里看热闹的人本来就多,大家看到这种从未见过的大排场,都被震住。还有王导、王敦这样有声望的人都对司马睿毕恭毕敬,大家大吃一惊,也都纷纷出来拜见司马睿。

这一闹,司马睿在江南士族中的威望大大提高了。

接着,司马睿又在江南士族中找到了顾荣贺循两位名士,予以高官,这两位也在自己的家族中大力推崇司马睿。打这以后,司马睿才算在建康站稳了脚跟。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晋元帝的时间地图

南边司马睿刚落下脚,北方却乱了起来。胡族势力越来越强大,西晋逐渐无力抵抗,更多的世家大族、官僚、士人开始往比较安全的江南移民。

王导看准这个时机,劝说司马睿积极救济前来南方避难的北方贵族,将他们中间有声望的人都集中到自己的府中。从307年到317年,司马睿陆续吸收了江南贵族的力量,又得到了北方世家大族的认可。

316年,刘曜包围长安,西晋最后一任皇帝晋愍帝肉袒出降,西晋无以为继,只有宣告灭亡。晋愍帝死后消息传到江左,司马睿便在江左大族、北方豪强的通力支持下,于公元317年定都建业,改元建武,正式建立东晋。

后果

王与马,共天下

结论:东晋建立期间的人口南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因动乱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南迁现象,史称“衣冠南渡”。移民人口的总数甚至高达百万人,前后持续了两百年时间。

阅读数 5.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