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人对花泽香菜的认识,早就已经超越了声优,更多的是把她当做一个日本的明星艺人来看待。
“爷的青春结束了。”
7月8日上午11点,日本知名声优花泽香菜在微博上公布自己的婚讯,对方是同为声优的小野贤章,很多粉丝在评论区打下了上面这句话。
截至发稿前,这条微博已经转发超过7万,点赞24万,花泽香菜结婚的话题,也冲进了热搜前五名。

在花泽香菜公布婚讯的前一天,另一位日本人气声优水树奈奈也公布了自己结婚的消息,时间再向前推一点,还有声优牧野由依嫁给了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的儿子三浦佑太郎的消息,有媒体统计,截至目前,2020年公布婚讯的声优共有16名,但是讨论度都远不及花泽香菜。
哪怕是丈夫小野贤章因饰演《黑子的篮球》中的主角黑子哲也、《JOJO的奇妙冒险》第五部主人公乔鲁诺·乔巴纳等人气角色,已经在圈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和花泽香菜相比,在中国仍算是“无名之辈”。

去年3月28日,花泽香菜发出了自己的第一条新浪微博:“我是花泽香菜!我开始用微博了!请中国的大家多多支持!(*⁰▿⁰*) ”之后在一天内迅速涨粉30万,此条微博也被转发超过2万。6月12日,花泽香菜入驻抖音,并参与二次元项目元气学院,担任监考官。目前花泽香菜的抖音账号发布4条视频,粉丝37万。
这样大的讨论度和影响力,很难让人相信来自一名日本的声优,毕竟从职业属性上讲,声优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幕后,和演员,歌手等艺人有很大的差别。但花泽香菜是个例外,国人对花泽香菜的认识,早就已经超越了声优,更多的是把她当做一个日本的明星艺人来看待。
已经被讨论多年的声优偶像化,再一次在这位“顶流”声优身上得到印证。
花泽香菜在中国的两次出圈
如果仅仅靠自己的本职工作,花泽香菜会被作为一个优秀声优被认可,但很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她在中国的成功,更多的是靠两次出圈事件的助推。
花泽香菜在中国的第一次出圈,是因为自己的表情包。在她刚刚开通微博的时候,就有人在评论里说:“敢在这里发那张图的信不信拔了你们的狗头。”
粉丝们极力劝阻不要发的“那张图”,其实是很多人认识花泽香菜的契机——几年前在日本录制节目时,花泽香菜因为气氛太嗨没有控制住自己的笑容,恰好画面上又有一行天气预报,写着“兵库北 雨”。

因为表情太过魔性,这张“兵库北”被迅速传播开来,最终和“姚明脸”、“金馆长”并称为亚洲表情“三巨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成了聊天必备表情包以及鬼畜素材。甚至由于使用这个梗的人太多,如果在百度打上“花泽香菜”四个字,第一条联想搜索是“花泽香菜为什么不笑了”。
另外一次,就是她在2009年动画《化物语》中,为角色千石抚子演唱的角色歌《恋爱循环》,这首歌曲在刚刚发布时,因其可爱的风格,就已经在二次元圈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但并没有出圈。在最近几年,由于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出现在各种类型的视频中,以及抖音这类短视频平台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人虽然不知道它的出处,但也能跟着一起唱一句“sei,no”。
在这两次出圈的助推下,中国网友对花泽香菜的认知和喜爱变得越来越强,花泽香菜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在中国的高人气,开始频繁来到中国“营业”。2019年,花泽香菜分别在上海和广州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

2019年年末,她受邀参加北京卫视跨年演唱会,除了在粉丝的“打call”声中唱了那首知名宅曲,还和汪苏泷合唱了《有点甜》,在网络人气投票中,她的票数超过了许魏洲和迪玛希,排在第一位,并且超过两人6倍之多。下半年,她又登上天猫双十一晚会,再次演唱《恋爱循环》,甚至还在采访时教了腾格尔几句。

这些活动都让花泽香菜的知名度一升再升,她的主业声优,似乎反而成了最不受人关注的部分。
难以复制的花泽香菜
在日本,像花泽香菜这样,不再单纯从事幕后工作,而是朝着艺人方向发展的的声优并不在少数,只是他们并没有在中国引起关注。2015年,花泽香菜在日本武道馆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在她之前,已经有7名声优在此开过个人演唱会。
在日本,声优偶像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有了苗头,最早是出现了声优杂志,业内人气较高的声优会登上杂志封面,当影响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些声优就会“演而优则唱”,发布自己的专辑。早在1997年,声优椎名碧流就在日本武道馆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演唱会。
对于一个职业声优来说,发写真、出CD、开演唱会,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当在本职工作上做出很优秀的成绩之后,很多人会选择尝试其他领域,拓展个人发展边界。
在今天,很多声优都是集声优、歌手、演员等多重身份,除了基本的业务能力,市场对于声优的舞台表演能力、声乐歌唱能力甚至表情管理和粉丝营销也有了更多的需求。
例如男声优中,铃木达央是乐队主唱,宫野真守发布了六张个人专辑,同时也在一些影视剧中担任角色。女声优有坂本真绫、水树奈奈、南条爱乃等,其中水树奈奈2009年的发行专辑获得ORICON 公信榜周冠并且首次销量突破10万,同年成为第一个参加NHK红白歌合战(相当于国内央视春晚)的声优。
同时,还有一些声优偶像的偶像属性要高于声优,也是近两年比较普遍的趋势。比如人气非常高的《Lovelive!》和《歌之王子殿下》,对于这类偶像动画来说,声优的业务能力不再是主要的考察指标,更多的是需要给观众提供一个能够投射自己对角色喜爱的三次元形象。

Lovelive!演唱会现场
这种方式更像是一种为了宣传作品的营销手段,毕竟比起单纯地售卖动画相关的周边,真人出镜所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2016年,《Lovelive!》除了专辑大卖,声优阵容还登上了2016年的红白歌会。
反观中国,这种情况还没有出现。迫于现状,国内的配音工作者更多是为电视剧配音,很少有专门为ACG内容配音的专业声优。现在很多的头部声优,很多都是一路陪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配爱好者,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之后,才变得越来越专业。
近两年国产动漫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了专业声优的成长速度,现有的人员能够维持目前国内作品的完成就已经竭尽全力,所以无论是从声优到偶像,还是从偶像到声优,都很难实现。
日本由于动漫产业极其成熟,声优其实是一份门槛非常高的工作,有日本媒体统计,全国有意愿成为声优的人大概有30万,但实际上最终合格的从业者只有1万左右,而顶尖的可能只有几百。
在这样高压力的竞争环境下,新人想要“熬出头”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不是能力特别突出,很可能就此被埋没,所以如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其他附加技能,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获得人气,不仅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对于公司和投资方来说,可以带来的收益就更大了。
但中国仍然处于极度缺人的状态,还远没有走到偶像化的那一步。北斗企鹅工作室联合创始人藤新在三文娱举办的一次活动中也说道,日本声优行业是在优秀的行业积累、发达的前端市场以及广泛的民众认知的三重作用下,才发展成日本主流文化中的一部分,但是在中国动漫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跳过行业积累阶段直接去做声优偶像,其实是有些激进的做法。
近两年涌现出来了非常多优秀的声优团队,比如729声工场、音熊联盟、北斗企鹅工作室等,在这些团队中,慢慢出现了一些比较头部的从业者,例如阿杰、边江、山新等,他们微博粉丝都在百万级以上,阿杰目前有330万粉丝,在一年前,这个数字还不到百万。
但对于这些头部的声优,由于目前行业发展仍处在早期,并没有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转型为艺人的通路,虽然粉丝量看上去非常可观,但其主要工作仍集中在主业上。
声优行业的发展,受很多其他行业的发展限制,花泽香菜在中国的成功,除了机缘巧合,还有一个原因是日本整个文娱产业的高度成熟,而这一点在国内,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