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公司正努力创建自己的二维码,想要在移动支付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值得期待今年9月iPhone 12 或 iOS 14 正式版的推出。
“微信还是支付宝?”这是购物时店员们常问的一句话。中国每天有数亿人在商店和街头摊位使用二维码付款。条形码般的方块在中国随处可见,支付宝(Alipay)和微信支付(WeChat Pay)这两种主要的移动支付方式使之流行起来。最近,苹果公司正努力创建自己的二维码支付方式,想要在移动支付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据The Verge报道,苹果 iOS14 beta 2 测试版推出,它的钱包应用程序中包含一个有趣的隐藏功能。这是一个新的电子钱包支付功能,用户通过iPhone相机直接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就可以使用苹果支付(Apple Pay)注册绑定的银行卡进行付款。
刚刚过去不久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发布的第一个测试版本 iOS 14中并不存在上述功能,外媒认为该功能或是最近一个月才着手进行开发的。由于测试版是不完善的版本,二维码支付的功能目前不起作用,但是或许可以期待,最早今年九月到iPhone 12 或 iOS 14 正式版推出时,苹果用户将正式体验到二维码方式来收付款。
事实上,手机移动支付已经全球通行,以中国流行的扫描二维码支付和全球通行的 NFC 非接触式支付两种模式为主。苹果公司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速度和安全性皆有保障的后者,像iPhone、Apple Watch 等设备都支持 NFC 支付模式,通常被用于乘搭交通公具等场景。至于前者,iOS系统将加入扫瞄二维码作支付方式的消息传闻许久,外媒分析认为此举针对缺乏 NFC 终端机的市场,以便在全球范围内加快速普及苹果支付,尤其是改变其在中国市场的颓势。

在智能手机行业有着极大话语权以及领先优势的苹果,在中国推出苹果支付功能,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辉煌时期后,最终表现出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2016年2月苹果支付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上线12小时内的绑定银行卡数量超过3800万,用户在绑卡期间多次挤爆苹果服务器。彼时大批苹果忠实用户跃跃欲试,他们将手机靠近带有闪付功能的POS机,使用指纹识别就可以完成支付。有人甚至认为未来一年苹果将成为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颠覆者。苹果支付的主管Jennifer Bailey对媒体说,“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我给Apple Pay在中国的第一天表现打1000分。”只可惜苹果支付逐渐落后,1000分变成了不及格。
四年后,作为在美国普及率最高(Paypal排名第二)的移动支付方式,苹果支付在中国却完全失去了存在感。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占比中,苹果已归类为其它,而苏宁和银联商务的0.2%份额都有显示,这表明苹果支付的份额已经低于0.2%了。

背离中国的主流支付方式是苹果失败的开端。
在苹果支付进入中国市场之前,中国移动支付形成以支付宝、微信支付双寡头格局。上述报告中支付宝市场份额为55.4%,第2名的财付通(含微信支付)为38.8%,两者共同占据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94.2%。经过多年的市场深耕,二维码扫码支付的用户习惯被逐渐培养出来,此时苹果推出的NFC支付方式就变成了一种挑战,用户需要重新适应新的支付习惯。
具体操作上,使用支持NFC方式的门槛过高。一方面商家需要专门的POS机设备,有手续费,不如扫描二维码的成本低;另一方面它要求用户持有iPhone6以上机型且开通了苹果支付,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对手机机型的要求更包容。“别说Apple Pay了,就算银联闪付还是有很多柜员不会用,每次都是用芯片刷,我说‘可以,碰一碰就行’,柜员就问:‘可以吗,我不知道。’”一名使用iPhone的中国用户说。
在激烈的用户争夺战中,“佛系”推广是苹果支付在华折戟的另一个原因。支付宝和微信为提升活跃度和占有率做出了许多探索:在线上推出提升活跃度的工具——红包,线下先后推出鼓励金计划(平日支付,周末鼓励金翻倍)和支付宝口碑的双12大补贴等。相比而言,曾经苹果也推出过短期大规模补贴和联手17家银行等一系列活动,短期内收效不错,结束后再次陷入了沉寂。

不过,在最终向二维码屈服之前,苹果在移动支付上还做过不少文章。苹果在2019年发布了Apple信用卡。在今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再次在iOS14系统上推出了APP Clips小程序,在苹果的展示当中,用户无需再在App Store中下载应用,通过扫码、轻触NFC磁片就可以打开该功能便可以进行支付。魅族前副总裁李楠在社交平台称,苹果的新功能对于支付领域来说并不是小事情,击败支付宝和微信扫码的只有NFC支付,日本的siuc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以往还想要靠着NFC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在这些努力后,这次苹果正在学习适应中国本土市场,打破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