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南风独揽朝纲:计杀二王
前因:杨氏被杀;后果:西晋灭亡

文/全历史 拓跋云

前因

太后党杨氏被杀,形成司马亮贾后司马玮新的权力格局。

公元291年7月25日,司马玮奉“密旨”诛杀司马亮,却不料第二天,“密旨”变“矫诏”,司马玮被贾后处死。

八王之乱似乎从一开始便进入高潮,先死掉了两个王。这一变化要从司马玮诛杀太后党杨氏之后说起。

司马炎去世后为傻儿子晋惠帝司马衷安排了两位顾命大臣:司马亮与杨骏。贾后借司马玮之手铲除杨骏一党后,权力格局出现新变化。她发现自己的一顿操作后,自己的外戚后党力量虽获得了提升,却也为司马亮和司马玮做了嫁衣。

查看完整族谱

晋武帝的族谱

司马亮这个爷爷辈的人物,位高权重。据说来见皇帝可以持兵器,甚至都不用跪拜,与太保卫瓘共同辅政,并且还大肆封赏诛杀杨氏的功臣以拉拢人心。

司马玮则是杀杨氏的首功之臣,但毕竟20岁左右的年纪,年少气盛,刚愎且好杀戮。此时拥有部分兵权,是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司马亮与司马玮这爷孙俩都属宗室,但两人互相不对付。司马亮觉得司马玮好杀戮,想要剥夺他的兵权。贾后其实对司马玮也心存猜忌,怕他尾大不掉。但如今见司马亮先动手了,贾后决定先与司马玮保持结盟关系,并未让司马亮将司马玮的兵权夺走,并加封司马玮为太子少傅。

这一轮平分秋色,导致杀身之祸的导火索也随之即到。

司马玮手下有一个人叫岐盛,这个人先依附杨骏,后来反噬杨氏。司马亮与卫瓘希望除掉这个人。岐盛听说后,急忙跑到好友积弩将军李肇家里,骗李肇说自己是奉了司马玮的命令,报告司马亮和卫瓘有废掉皇帝的想法。

李肇这个人是贾后的宠臣,便把消息立刻报给了贾后。贾后早有此心,随即胁迫自己的傻老公写诏书,称司马亮和卫瓘有霍光专权的心思,调兵守卫宫门,并免除司马亮和卫瓘的官爵。写好之后,派黄门将诏书连夜送给司马玮。

《全面战争:三国》DLC《八王之乱》中司马亮的游戏形象

司马玮接到诏书后起初是有犹豫的。毕竟如此大事儿,再单纯幼稚也会有所担心,便打算去宫中确认。但这个黄门说此事事关紧要,如果耽误了,也就违背了此密诏的本意。司马玮在自己心里盘算了会儿,认为这事儿很明显是贾后的计谋,但自己本来也与司马亮等人不和,便不如借此杀掉司马亮,一方面泄私愤,另一方面也可凭此独断朝纲。于是他立刻吩咐手下公孙宏等人率军包围了司马亮的府邸。

司马亮这个人,该说聪明还是愚蠢呢?他深知司马玮的权势必须除掉,但直到司马玮的兵马到了家门口,仍然不知抵挡,竟然还问:“我并没有二心,是因为什么犯了什么罪?”

公孙宏回答:“我们只是奉诏讨逆,不管其他的事情。”司马亮又问:“既然有诏书,为何不展示出来?”不过,秀才遇上兵,公孙宏完全不予理会,率领士兵占领府邸,抓住了司马亮。

随后有趣的一幕发生了:被抓住的司马亮竟然没有人敢杀!相反,有几个看管司马亮的士卒,看司马亮被捆住后出汗,竟然还替他扇凉。

司马玮等人不愿意在等了,下令称谁杀了司马亮,就赏谁布千匹!随即,有人割鼻,有人劈耳,有人截手足,司马亮死于乱刀之下。

《全面战争:三国》DLC《八王之乱》中司马玮的游戏形象

天亮后,本以为大功告成的司马玮,却怎么也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死亡。

太子少傅张华为贾后献计,称司马玮连杀两位顾命大臣,恐怕权势过大威胁皇帝,建议除掉。贾后早有此打算,便听从他的建议,派人把殿中将军王宫叫来去抓捕司马玮。

王宫来到司马玮宅邸,面对司马玮身后的人大声斥责说:“司马玮拿的是假诏书,你们为何还要跟从他?”随即,司马玮身边人都缴械投降,司马玮也被抓住。贾后和皇帝下诏,称司马玮连杀两位大臣,图谋不轨,斩立决。

司马玮此时心中应该很乱,他拿出那一晚收到的诏书给监斩官尚书刘颂看。然而为时已晚,刘颂此时即便相信这份诏书,却也无力回天为其伸冤,便强装镇静,下令斩首。

这是在诉说司马亮的冤情得以昭雪吗?还是在为司马玮伸冤?尽不得而知。

后果

因为八王之乱,西晋逐渐衰败,北方民族纷纷南下建立政权。316年,西晋灭亡。

结论:司马玮和司马亮死后,贾后及其外戚党一时间权倾朝野。

阅读数 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