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司马冏专权;后果:西晋灭亡
文/全历史 拓跋云
前因
齐王司马冏杀掉称帝的司马伦后,权倾朝野。
303年1月27日,长沙王司马乂在洛阳活捉齐王司马冏后,将其杀掉,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这一切却要感谢在背后“出谋划策”的河间王司马顒。为何这么说呢?
在推翻司马伦的过程中,有一个王似乎并不太高调,期间摇摆不定。他就是河间王司马顒。也因此在司马冏专权后的封赏过程中,并未获得太多。
司马芳的族谱
司马顒是齐王司马冏叔叔辈的人物,按照血统来说可谓是旁支中的旁支。之前出现的王都算司马懿的后代,而他属于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的后代。
所以,他或许没有称帝的野心,却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而他希望立的皇帝,是曾一起起兵的成都王司马颖。
为什么呢?或许处于公心,看上了司马颖的才华?

《全面战争:三国》DLC《八王之乱》中司马颖的游戏形象
司马颖不仅在推翻司马伦的过程中扮演了司马家难得的会打仗的角色,他也在司马冏专权的那段时期做了许多聪明的决定。
比如当惠帝感谢司马颖所做一切时,他聪明将功劳推给司马冏,称都是大司马冏的功劳,自己不敢抢夺功劳。又如,他听从司马乂的建议,自己出钱做了8000多口棺材,为黄桥之战中战死的战士收殓遗体。这些都为司马颖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司马乂作为司马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担心司马颖如今声望颇高而得罪司马冏,建议他以母亲有病,回到封地,保存势力。司马颖也这么做了。
可以说,反司马冏专权的新联盟至此也就形成了。
战争导火索是司马顒的手下李含。李含与司马冏手下皇甫商和赵骧有仇,担心如此发展下去,自己生命安全有危险,便急忙跑回司马顒所在地关中,传假诏书给司马顒,称皇帝希望司马顒奉旨诛杀专权的司马冏。司马顒有些怀疑。
李含接着给司马顒出了一条借刀杀人之计:己方可以联系仍在洛阳的司马乂,让他做内应。然后再把这个消息故意透漏给司马冏,这样可让司马冏和司马乂先打一顿。司马乂兵力弱,肯定会战败。最后己方再出兵,打着为司马乂复仇的旗号收拾残局。如此司马乂可除,己方也可以推出颇有声望的司马颖出来辅政。而大权,却在己方手里。

《全面战争:三国》DLC《八王之乱》中司马乂的游戏形象
本来就颇有野心的司马颙听完之后觉得可行,便开始吩咐去泄露司马乂有谋反之心的消息。
很快,司马乂就遭受到了袭击。本来以为占据人数优势的司马冏可以轻易消灭到司马乂,只是大家都低估了司马乂的勇猛,以及司马冏的无能。
司马乂先率几百人进攻皇宫,竟然将晋惠帝挟持了,并同时命令自己的部下去进攻司马冏的宅邸。而司马冏也开始反击,在派兵的同时,对众人高呼司马乂要谋反。
只是,司马乂手里有皇帝。他们一同爬上东城楼,反而向司马冏军队大喊“司马冏要谋反”。士兵们一时间混乱。
无能的司马冏手下有一位愚蠢的将领名叫董艾。他见到皇帝和司马乂在一起后,竟然仍下令向皇帝麾盖方向射箭。这下可好,士兵们明白是谁在谋反了。
此后洛阳城内再战三天三夜,然而大势已去。303年1月27日,司马冏再次失败,被活捉后杀掉。
结果
因为八王之乱,西晋逐渐衰败,北方民族纷纷南下建立政权。316年,西晋灭亡
结论:司马乂执掌政权,是西晋八王之乱中期,政局瞬息万变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