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骑行暴增之后,巴黎式的烦恼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带来了公共环境治理的困难,优化城市空间迫在眉睫。

“请您在此有序停放自行车,否则我们会将其移除。”这是在巴黎18区一座居民楼门房处的指示牌。滚动标语如最后通牒般严肃,却并未取得任何效果。几平米的小屋内已经堆放着五个垃圾桶,几个婴儿车、滑板车,如果不是加上数辆停放杂乱的自行车,或许这里的居民还不会太恼火。

楼内有5套公寓,住户约40人,平时邻里之间关系和谐。然而自疫情开始,楼里的自行车从8辆增加到20辆,全部堆在10平米的门房,出门时要搬动4、5辆才能取到自己的车,甚至有别人的车叠在上面。有居民感叹:“每天早上都是场杂技表演。”

——这邻里之间的琐事看似鸡毛蒜皮,在如今的巴黎却并非小事。

新冠疫情期间,尽管机动车仍是法国人主流的出行方式,但出于安全考虑,越来越多法国人选择骑行出门,由此引发的治理问题,成了巴黎这样的超大城市需要解决的社会瓶颈。

巴黎著名商业街Rivoli自5月11日解封以来仅对行人、自行车和授权车辆开放

与机动车抢路

根据2019年哥本哈根全球自行车友好城市报告,当年巴黎人日常出行中自行车的使用率仅为5%。去年年底,巴黎市长安娜·伊达尔戈(Anne Hidalgo)提出,要在2020年将这一数字提升为15%。

今年以来法国爆发几次公共交通大罢工,已经导致不少巴黎人转而选择更为机动灵活的自行车出行。但重要的还是疫情,因为新冠病毒,因为社交隔离,巴黎原本不可能实现的城市目标,如今戏剧性地有了希望。

2019年哥本哈根自行车友好城市排名

早在4月中旬,法兰西岛大区火车出行者协会在Twitter上发起了一次投票,主题为“疫情过后你会希望通过哪种方式出行”,共有1246人参与。有56%的人仍会使用地铁或RER(法兰西岛大区快铁),12%的人选择汽车或电动踏板车,7%的人选择步行,而25%的人偏向骑行出门。

根据法兰西岛大区的经济学家和城市规划师弗雷德里克•赫朗(Frédéric Héran)的推断,受疫情影响,“巴黎等大城市的骑行者数量可能会翻三倍甚至四倍”。这对城市空间的需求不容小觑,因为所有的出行方式都是在竞争公共空间。

首先遇到挑战的,是道路。

法国自行车与行车区域协会主席卡米拉·多梅(Camille Domé)提出:“尽管有些道路已经足够宽阔,但行人上街比以往更需要保持距离,因此重新规划公共空间十分必要。”

疫情期间法国各大城市顺应增设自行车道,然而解封之后,机动车主开始抱怨起道路空间受限,拆除临时自行车道被迅速提上日程。4000万成员的法国机动车协会发出警告:“停止打击机动车用户!等到疫情结束时,法国人需要找回开车的快乐。”

法国马赛卡斯德兰广场附近的临时自行车道,现已拆除

停车的空间争议

骑行通勤暴增之后,除了道路,另一个问题是停放,就像巴黎18区居民楼里发生的争议那样。

根据法国《建筑与住房法》规定,2012年起新住宅或办公建筑必须设置自行车停放空间。然而法国城镇中心大都以老建筑为主,出于对历史的保护,老城区建筑禁止改建或随意增添装置。针对这一部分人群,法律保护房东及租客在“已有的停放区”放置自行车的权益。至于什么是“已有的停放区”并无明文规定,大家自由心证。这就导致住户在门房、楼道、庭院等公区的使用权上争论不休。

“你就不能把自行车停到地下室、搬到楼上放家里或者就停在外面吗?”这是许多“骑行通勤者”们经常听到的建议,却远不是他们期待的答案。

巴黎地区研究所交通运输部的研究者多米尼克·里奥(Dominique Riou)向《世界报》解释道:“‘骑行爱好者’可以将自己的休闲或运动车存放在角落或阳台,而通勤者的需求则大相径庭,他们需要方便拿取车子、即时投入使用。”

停放在阳台上的自行车

停在户外虽然方便,但万不得已骑行者也不会这么做。根据法国统计及经济研究所(INSEE)的数据,每年法国全国至少发生35万起自行车盗窃案,这个数字仅占实际自行车盗窃案的19%。

建筑物内的公共空间因此成为骑行通勤者的首选停车处。然而在本就有限的区域内,停车被视为“入侵行为”,经常引发楼内居民或用户之间的摩擦。

《世界报》称,在马赛市,疫情期间一位叫娜塔莉的租客将个人自行车停放在在公寓一层空地,尽管征得房东同意,却受到楼内另外两位房主的警告,并发现车的锁眼被强力胶堵住。巴黎Matera公司的一位职员在明令禁止的情况下,将车辆停放在楼宇的庭院中,引发他人不满,结果车胎被放气。

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

社会学家玛丽-皮埃尔·勒菲弗(Marie-Pierre Lefeuvre)在接受《世界报》访问时,给出了一个典型的法国式公共问题讨论角度。她说在自行车停放这一看似琐碎的问题背后,是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出行方式只是个人选择,而人们需要对公共空间的共同所有权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多米尼克·里奥则表示:“一些旧公寓中的房主上了年纪,有一定身份地位,他们拒绝看到自行车停放在院子里,认为这是对生活环境的‘污染’。”

年轻居民的心态更为开放。法国波城的奥莱丽便对自行车入侵建筑物大厅表示欢迎。她住在市中心,没有地下室或停车场,10年以来每天骑车去1.5公里外的地方工作,“伴着邻居老人们喋喋不休的抱怨推车出门、下班到家”。“直到那天,几个年轻人把自行车停在门厅,可太棒了,一两个月以来火力都转到他们那儿了。”为了庆祝这一盛事,她立刻卖掉旧单车换了辆标致。不是小汽车,是一辆标致古董自行车。

事实上,针对停放问题,法国各地市政也在不断改进路边装置,效果却不尽如人意。2019年法国推出“自行车盒子”装置,因每月8-10欧元的高昂收费以及有限的数量让人望而却步。

2019年巴黎安装了500个“自行车盒子”以供停放

骑行者的需求难以被满足,“根本原因在于法国的自行车文化,时至今日自行车仍然被认为是一项休闲活动、体育运动,而并非出行方式,”法国自行车协会的副主席安妮-克劳德·蒂奥拉(Annie-Claude Thiolat)表示忧虑,“即使是在法国自行车最为普及的南特,公共场所的停车位也极为供不应求”。

“自行车不是主流出行方式”绝非忽略少数派需求的理由。这是《世界报》等法国主流媒体的呼声。而巴黎大区主席瓦莱丽·佩克莱斯(Valérie Pécresse)则对公众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巴黎有必要利用这次危机做出改变。”

“大约70%的巴黎人的住所离工作地不到2.5公里,自行车道的改革需要坚持到底。”巴黎市绿党议员大卫·贝利亚尔(David Belliard)呼吁为绿色出行让路,他认为这将有助于改善过于混乱的城市空间。在法国,节能观点不仅获得骑行者支持,也迎合了目前民众的价值取向。

对于骑行者,一个好消息是,绿党在今年6月的法国市政选举中表现不俗,拿下里昂、波尔多、斯特拉斯堡等重要城市。而巴黎市长安娜·伊达尔戈通过与绿党的合作成功实现连任,她将会在下一个6年任期内向“100%自行车城市”的目标进发。

阅读数 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