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襄阳起兵:功臣一怒而起
前因:萧宝卷擅杀大臣;后果:梁的建立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前因

萧宝卷擅杀大臣

498,萧宝卷即位,他统治时擅杀大臣。大臣们为求自保,纷纷起兵反叛。

公元500年,雍州刺史萧衍在襄阳起兵反叛,讨伐萧宝卷。

萧衍和南齐皇室有血缘关系,他的父亲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凭借这层关系,萧衍在南齐效力。

齐高帝萧道成和齐武帝萧赜时,萧衍在仕途上都很顺利,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但是还没有足够的权势。

直到齐明帝萧鸾统治时,萧衍的地位才真正显赫了起来。

萧鸾上位以前,是萧昭业在位。萧昭业是个不成器的昏君,身为辅政大臣的萧鸾就想废昏立明,再换个皇帝。为此,萧鸾找萧衍等亲信商量这件事,看怎么做更为妥当。

萧衍很有谋略,他强调皇帝不是想废就废的,弄不好,众人会群起而攻之。

萧衍

萧鸾随即提出自己的设想,说自己想立萧昭文为帝,苦于不知如何操作。萧衍就针对此事详细地分析,出了一套可行的对策。

按照萧衍的计谋,萧鸾如愿废了萧昭业,另立萧昭文。萧鸾对萧衍心怀感激,因为废立皇帝是他篡权的必要步骤,他离实现野心又近了一步。

三个月后,萧鸾就急不可待地废了萧昭文,自己当了皇帝。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萧衍的功劳,对他委以重任。

显而易见,萧衍一直是齐明帝萧鸾的心腹之人。齐明帝去世后,儿子萧宝卷即位,萧衍仍在南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萧衍和萧宝卷反目成仇呢?

首先,萧衍经营雍州,有了篡权的资本。

497年,北魏南下入侵,萧衍奉命领兵前去战场支援。由于敌强我弱,将领临阵脱逃,导致萧衍当时势单力薄,只得且战且退,最后退到了雍州地区。

南齐形势图

萧衍虽然战败了,却没有受到责备,南齐又命他主持雍州的防务,担任雍州刺史。这样,相当于萧衍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了。此后,他在雍州当地延揽人才,积极经营,实力迅速膨胀,为他日后篡权积累了资本。

萧衍的实力越来越大,引起了萧宝卷的猜疑。他隐约觉得萧衍有不轨之心,就派人去行刺萧衍。没想到,行刺的人很敬重萧衍,下不去手,反倒把这件事和萧衍坦白了。萧衍大惊,暗地里加紧培植自己的力量,以防万一。

第二 兄长无辜被害,萧衍被刺激而起兵。

萧衍有个哥哥,名叫萧懿,兄弟二人同在南齐做官。由于皇帝萧宝卷胡乱诛杀大臣,大臣们接连反叛。箫懿当时被皇帝任命,前去镇压叛乱。

公元500年,裴叔业在豫州谋反,被萧懿带人讨伐了,裴叔业逃往北魏。之后崔慧景又叛乱,又被萧懿平定,萧懿因此被朝廷加封尚书令。

怎么看,萧懿都是南齐的功臣。可萧宝卷不明是非,听信佞臣谗言,猜忌萧懿。最后,萧懿冤屈地被赐死。

原本,萧衍就对萧宝卷心存不满,自己又有取而代之的实力。萧懿被杀的消息传到萧衍的耳朵里,他一怒而起,准备起兵。

萧宝卷

他先召集了一些大臣,和他们商量要废掉萧宝卷。这些人一直活在萧宝卷擅杀的阴影下,为求自安,都支持萧衍的行动。随后,萧衍招兵买马,扩充军力,准备妥当。

为了增加号召力,萧衍还联合了南康王萧宝融,一起讨伐萧宝卷。

501年,萧衍攻克了郢城,然后顺江而下,剑指都城建康。形势已成这样了,反观皇帝萧宝卷还在醉生梦死呢,甚至还想再杀一批大臣。大臣们忍受不了了,就砍下了萧宝卷的人头,把头颅献给了萧衍。

萧衍攻占了建康后,拥戴萧宝融为帝,自己升任大司马。

后果

梁的建立

502年,萧衍取代萧宝融,自立为帝,南梁自此建立。

结论:萧衍在襄阳起兵,成功废掉了残暴的萧宝卷,赢得了极强的军事和政治实力,是南梁建立的前奏。

阅读数 2.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