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灭石氏:建立冉魏
前因:石氏内乱;后果:1.褚裒北伐,2.殷浩北伐,3.慕容儁灭冉魏。

文/全历史 蓑笠寒江雪

前因

石氏内乱:349年,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后,10岁的石世即位,石虎的另一个儿子发兵夺位,掀起了石氏兄弟夺位的大乱斗。

公元350年,冉闵自称皇帝,定国号为魏,定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史称冉魏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冉闵的时间地图

这件事得从石虎立太子说起。后赵皇帝石虎暴虐,先后立了两位太子,结果这两个太子性情和他一样暴虐,都想杀了石虎,结果都被石虎反杀。

经历亲生儿子反叛后的石虎,听信了手下大臣张豺的话,认为这些儿子背叛自己是因为他们的母亲出身低贱,于是石虎立刘氏的儿子石世为太子,立刘氏为皇后。刘氏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出身高贵,是前赵皇帝刘曜的女儿。

张豺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因为当年就是他把刘氏献给石虎的。石虎直到病重时才感觉出事情的不妙,趁身体状态较好时他曾让人叫儿子石斌前来,说是要把玉玺传给他,这时朝政已被刘氏和张豺控制,没人敢动。张豺怕事情败露,就与刘氏合谋,假传旨意处死了石斌。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遵曾要求探望父亲,也被刘氏假传诏令拦住了,石遵哭着离开邺城。

石虎以残暴著称

349年,石虎死后,石世即位。石世当时只有10岁,正所谓主少国疑,后赵内乱自此开始。

石遵的手下劝他起兵夺权,于是石遵命石闵为先锋,发兵直奔邺城。石闵就是冉闵,他本是汉人,父亲冉良乞活军的将领。冉良战败被俘虏后石虎收其为养子,所以按照辈分,冉闵是石虎的养孙。冉闵英勇善战,很受石虎重用。

石遵希望冉闵替自己卖命,并承诺事成之后让他做太子。

邺城的士兵和百姓都不喜欢张豺,所以石遵的军队杀来后,有大量邺城军民投降,邺城很快就被攻下。石遵杀了张豺,不久就取代石世登基称帝,石世和刘氏也被杀了。

然而石遵并没立冉闵为太子,而是立石斌的儿子为太子,对冉闵则试图打压。冉闵立功无数,觉得自己很委屈,于是有了谋逆的想法。有些大臣曾劝石遵除掉冉闵,可石遵是个妈宝男,向老妈郑太后请示,结果老妈不同意,就作罢了。冉闵知道了这个事,派手下率3千甲士杀了石遵,立石虎的第三个儿子石鉴为新君。

冉闵

石鉴登基后迫不得以封冉闵为大将军,实际上他已成了冉闵的傀儡。他不甘心,于是派石苞等人夜里刺杀冉闵,结果没成功,石鉴怕事情败露,就连夜处斩了石苞等人。没过多久,羯族将领孙伏都集结3千羯族死士准备挟持石鉴再诱杀冉闵,石鉴说服孙伏都直接去杀冉闵,不必向他禀报。孙伏都带人去攻打冉闵,结果没攻下,退守凤阳门。缓过神来的冉闵带着几千士兵反攻,杀了孙伏都等人。

经过这两次遇险,冉闵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汉人不被羯族人建立的政权所容,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胆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许多胡人惊慌不定准备逃离邺城,有的去攻城门,有的翻墙逃走。冉闵发现胡人确实和自己不同心,于是又下一道命令:与官府同心的人留下,不同心的随便。城门因此大开,胡人往城外跑,汉人从城外往里进,双方在城门口厮杀起来。

当时北方汉胡矛盾尖锐

于是冉闵又下第三道命令:所有汉人,凡是杀一个胡人的,都可凭人头加官晋爵。这就是著名的屠胡令,一时之间,血腥屠杀开始,冉闵亲自带兵屠杀羯人,无论男女老少,有二十多万人被杀,有的人只因为长得像胡人也被杀害。血腥清洗后,冉闵才算稳定地掌握了大权。

350年,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琨率7万多人攻打邺城,冉闵带1千多骑兵发起冲锋。冉闵手持两刃矛,奋勇杀敌,击败了石琨,斩敌人首级级3千。之后,被冉闵囚禁的石鉴还想试图联系外援征讨冉闵,冉闵知道这件事后杀了石鉴,并且连同石虎的三十多个孙子一起杀掉,石氏家族几乎被杀尽。

之后冉闵自立为帝,建立大魏,史称冉魏。

后果

褚裒北伐:349年,趁石虎去世,石氏兄弟内斗,东晋派褚裒北伐,但最终失败。

殷浩北伐:350年至353年,冉闵称帝后,北方各国混战,东晋则趁乱派殷浩北伐,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慕容儁灭冉魏:冉闵建立冉魏后,因前后连年征战,内忧外患不止,导致国力空虚。前燕君主慕容儁则趁机伐魏,灭掉了冉魏。

结论:屠胡令实际上是当时民族矛盾达到顶点后的一次发作,当时北方的汉人地位低下,汉胡矛盾积怨已久。冉闵的屠胡政策虽然使自己能迅速以汉人建立一个政权,但也因此四面树敌,胡人统治下的各国展开了对冉魏的围攻。冉闵称帝的做法使他得不到晋朝的支援,因此很快冉魏就在不断征战中国力耗尽后被灭。

阅读数 4.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