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帝之死:拓跋焘被太监宗爱杀害
前因:拓跋焘奉道灭佛;后果: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诛杀宗爱

前因

拓跋焘奉道灭佛

公元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宦官宗爱暗杀,北魏陷入内乱。

宗爱暗杀拓跋焘,主要是因为宗爱此前诬陷太子,导致太子郁郁而终。宗爱担心拓跋焘发现此事,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趁拓跋焘患病时将其杀害。

当时,拓跋焘出兵征战各地,命太子拓跋晃留守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期间,宗爱经常做出不法之事,被太子知晓,太子便对宗爱颇有意见。太子的党羽仇尼道盛与任平城,也因为宗爱多次干扰朝政,对宗爱也产生不满。

宗爱担心太子会向拓跋焘告状,因此先找上拓跋焘,诬蔑太子造反。拓跋焘听信了宗爱的一面之辞。

拓跋焘之所以相信宗爱的话,是因为此前拓跋焘做了一个梦。梦见爷爷与父亲数落他听信谗言,梦醒之后,拓跋焘向宰相崔浩与国师寇谦之询问梦境的含意。崔浩分析,这显示信仰佛教的太子与高僧玄高有勾结,目的是为了密谋篡位。

拓跋焘听闻之后,将信将疑,未对太子作出任何处理。

直到这一次接到宗爱的“密告”,拓跋焘便认为太子必定有二心,将太子身边的亲信全都打入大牢。太子自此郁郁寡欢,不幸英年早逝。

电视剧《锦绣未央》里的宗爱

不过,关于这段史实,《宋书》的记载却有所出入,认为太子确实有刺杀拓跋焘的野心。但是,太子自小就受到拓跋焘的宠爱,在拓跋焘出征时,也被拓跋焘任为监国,掌握部分实权,太子实在没必要大费周章陷害父亲。

但不论事实为何,太子抑郁逝世之后,拓跋焘每当想起与太子的往事,就对整顿东宫一事感到相当后悔。毕竟,太子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也有真才实学,自己还那么相信他,把监国一位都让他担任,怎么自己就不多加思量呢?

宗爱知道拓跋焘的心思后,担心受罚,由此萌起了杀意。

宗爱认为,拓跋焘在感念太子之余,必定会下令彻查造反案,到时候一旦败露,自己铁定性命不保。此外,他也对权力有极强的欲望,想要趁机杀害皇帝,将皇帝的宝座取而代之。

因此,宗爱趁着拓跋焘染上疠疾时,在拓跋焘的饭食里掺上毒药,毒死了拓跋焘。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宗爱的时间地图

宗爱害死拓跋焘,不知为何,竟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潜入过皇帝寝宫,所以当下并没有人追查此事,朝廷也为了怕惊动朝野,所以没有公布皇帝的死讯。

武功盖世的拓跋焘,就这么惨遭暗杀,结束了一生。

拓跋焘逝世后,没有定下皇位继承人,皇室陷入了混乱,分裂成两派,一派支持三皇子东平王拓跋翰,一派支持嫡亲皇孙拓跋濬

意图掌权的宗爱,素来不与这两位皇子深交,任一人上位,都可能对他不利。所以他想拥立与自己较为亲近的南安王拓跋余上位。因此他又暗杀了拓跋翰,并且假借拓跋焘之妻赫连皇后的命令,立拓跋余为帝,自己官拜宰相,权倾一时。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宗爱的时间地图

后果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诛杀宗爱

结论:宗爱杀害北魏皇帝拓跋焘,使得北魏朝廷一时陷入动荡不安,一直到拓跋濬登基,才结束了这一段内乱。

阅读数 3.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