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发Tiktok是力挺中国?不,只是为了争夺Z世代选民
谁也没想到,总统也会开设TikTok账号。

当地时间7月7日,法国2020年高中毕业成绩发布之际,总统马克龙发布了第一条TikTok视频,祝贺高中生通过会考。

“这是你们努力和投入的回报,现在庆祝吧,享受这一切!”爱丽舍宫草地上,马克龙亲切的微笑和沉稳的语气与电视中的公众演讲并无二致。没有重复性的舞蹈,没有洗脑的音乐,他在TikTok的亮相缺少一些挑战性和新鲜感。在一众BM风和街头气息的短视频包围下,西装革履的马克龙明显格格不入,即便如此,他还是获得了63万粉丝。

2020年法国高中毕业会考通过率达到91.5 %,比去年高13.7%

跟年轻人对话!

在拥有最多用户的印度宣布封杀Tiktok,特朗普也宣称要考虑封禁的背景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发布Tiktok视频很容易被理解为力挺中国,然而并非如此。

马克龙目的是针对年轻人的喊话,是争取法国Z时代的选民,尽管Tiktok现在还不是法国最头部的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

据统计,2019年6月,法国Facebook月活用户4690万,Instagram 2800万,twitter 1670万;同类产品Snapchat月活用户1930万,而Tiktok月活用户只有区区440万,和这些老牌社交媒体还不在同一个量级。

但重点是年轻人。在法国13岁以下的人中有45.7%的人使用TikTok,这些年轻的用户每天每人会打开TikTok9次,消磨时间高达48分钟。

新冠疫情期间TikTok的下载量也位居前列,仅在法国封禁的前两周(3月中旬至4月3日),TikTok下载量超过9.3万人次,在法国APP排行榜中位居第四。

法国将于2022年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届时TikTok主力用户中相当一部分会年满18岁,可以行使投票权,2017年起掀起“青春风暴”的马克龙想要连任,这批选票不能错过。

成为TikToker也并非马克龙首次尝试贴近年轻选民。2017年宣布参选法国总统后,马克龙就在Snapchat上和粉丝玩过一次快问快答,回答了大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恋爱烦恼等问题。面对粉丝“爱上了自己的老师怎么办”的提问,作为这方面的前辈,马克龙提供了经验:“勇敢去追!只要这份爱是相互的,就会得到回应!”

然而自上任以来,年轻选民对马克龙的信任逐渐下降。2017年的劳动法改革、降低住房补贴等政策引发不满,法国49%签CDD(定期合同)的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这样一来他们将面临失业和房租双重压力。2018年高等教育改革再次引发学生运动高潮,大部分学生认为,更为严格的公立大学筛选机制会让大学院体系的精英教育凌驾于普通高等教育之上。

这也是马克龙最终选择在会考成绩发布之际发布TikTok视频的背景。

2018年封校示威活动,巴黎政治学院也参与进来,学生们挂出“马克龙你的母校也封了”的标语

马克龙在Facebook上同时发布了这条内容,播放44万次,点赞2.6万,评论数4千;而同款TikTok视频,点赞120万,评论数12.5万,Tiktok的数据表现显然更好。

对此,媒介专家、《公共事务中的社交网络》一书的作者诺米·比弗(Noémie Buffault)在接受法国《观点报》采访时解释道,其实政客们拥抱TikTok的原因十分简单:“这里的用户们年轻,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是在主动封闭外界信息的状态下进入了这个亚文化聚集地。因此除非加入TikTok,直接向他们释放信号,不然很难找到其他有效方法引起关注。”

政界人士的新舞台

在马克龙发布TikTok视频一天之后,其政敌,上届总统大选表现亮眼的极左派政治家梅朗雄也发布了第一条TikTok视频。

梅朗雄特地挑选“共和国”地铁站作为视频拍摄地。视频中,他站在地铁指示牌下,指了指“共和国”字样,又点了点自己,再次演绎“我即共和国”的标志性发言。2018年10月,在警察搜查梅朗雄创立的“不屈法国党”总部时,梅朗雄叫喊着“我即共和国”,与搜查人员发生冲突,最终被判刑。

“我即共和国”,梅朗雄发布第一条TikTok

随后他化用了TikTok热门法语歌Anissa的歌词:“马克龙找你是为了你的会考,你去跟他聊吧!我是梅朗雄。回你的平台报志愿去吧!”

这一条挖苦马克龙的视频很快也成为爆款,为梅朗雄赢得了12万粉丝,47万点赞。

马克龙和梅朗雄并非第一批开设TikTok账号的法国政界人士。

2020是法国地方市政选举之年,参选政治人物纷纷走进TikTok这个青少年亚文化的聚集地。

罗克布吕讷-卡普马丹的市长候选人德费耶自称是使用TikTok进行选举宣传的第一人。这位不唱歌不跳舞也不喜欢看社交媒体的候选人之所以投身Tiktok,是她看到“在地方上,很少有让年轻人感到有趣的事,城里的青少年才能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在TikTok上,他们有了表达自己的机会。”

德费耶发布了17个视频,内容大都与城市建设和公共事务相关。“研究表明越早跟年轻人讨论政治,他们就会越早对公共事业感兴趣。”在接受《解放报》采访时她说。

“你好,青春!”德费耶的短视频总是用热情满满的问候开场,并且会打上“#2020市政选举”的标签。但显然66岁的她并不了解这个新世界:有三条视频是横向的,这对TikTok这个纵向世界是大不敬。最高观看量5.6万的视频内容反而跟竞选毫无关系,这是一条非常生活化的视频,她在2019年最后一天夜晚随手拍摄了城市港口的一条沉船,并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尽管使用了Tiktok热门音乐,也把竞选吉祥物搬上了视频,但德费耶的17个视频目前也只收获133个粉丝,和2553个点赞。

德费耶议员和她的吉祥物

2月中旬法国出现疫情高峰,时任法国卫生部长阿涅斯·布赞却火速辞职,宣布参选巴黎市长,引发舆论哗然。为改善公众形象,市政选举第二轮开始10天前,布赞开设了自己的TikTok账号。

截至目前这个账号发布了四条视频,没有任何个人特色亮点,只是普通的街头碎片画面,电视节目片段,和个人演说。最终布赞只收获了139个粉丝,661个点赞。

最终德费耶和布赞的竞选双双失败了。

“玩”才是唯一法则

虽然法国政界人士们试图在青少年平台Tiktok上塑造年轻有趣的形象,但如果不是深谙社交网络的玩法,也会收效甚微。

布赞的拉票视频就并没有反转她在人们心中的固有形象。短视频里,蓝、白、红三色写成的“投票,投票,投票”字样直白地出现在屏幕上,布赞女士如同出镜一条巴黎旅游宣传片,她向TikToker们发出真诚邀请,号召来参加市政选举投票:“来吧年轻的朋友们。如果您不在巴黎,请委托其他人代投;如果您在,请务必到场!为我,或是其他候选人投出您的选票。”

她还没有意识到,在如今的社交平台上,“亲切和蔼”是最不需要的人设,对青少年来说,鲜明的个人风格才是提高流量的利器。“好的,但我还是选伊达尔戈”,“哈,哈,好笑”,“倒是有勇气,但你不值得”,“我的猫都要吐了”……40多条评论中买账的人并不多。

阿涅斯·布赞拉票视频下的评论“一个大笑话”

“我还是投给伊达尔戈”

在TikToker们看来,创意是第一驱动力,流量面前人人都在想办法如何变得更加“有趣”。相对表现平庸的法国政客,意大利极右派前内政部长马泰奥·萨尔维尼堪称政治界tiktoker模范。自去年11月开设了个人账号之后,他时常在平台上发布搞笑视频、参与挑战活动、分享菜谱,轻松氛围中不忘跟粉丝们传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每条视频都能收获几十万观看量和数千条评论。现在拥有31万粉丝,200万点赞。

萨尔维尼的TikTok画风

相比之下,马克龙给毕业生的鼓励和布赞女士的拉票视频显得过于正式而拘谨。诺米·比弗认为:“平台特性和游戏规则并没有被纳入考量,这样做出的视频虽然规避了风险,但更适合推特等其他平台。马克龙这是在一个创意平台做了件缺乏创意的事。”

加入TikTok不是步坏棋,前提是掌握其中的玩法规则。从马克龙首秀下的评论,也不难看出团队策略与受众取向的错位:评论中粉丝们并不关心今年高中会考情况如何,他们更想知道的是总统会不会跳TikTok热门舞蹈BIM BAM BOUM。有人表示:“如果你和第一夫人一起拍条TikTok,我下次还投你。”

“你会跳BIM BAM BOUM吗”

“你要是跟布丽吉特一起拍条视频,我下次还投你”

但马克龙显然还没有准备好满足年轻选民的愿望。

当地时间7月14日,法国国庆日,马克龙发布了第二支Tiktok视频,那是法国国庆游行现场,“法国万岁!”,几家喷气式飞机天空中拉起红白蓝三色国旗烟雾,在国歌《马赛曲》的伴奏下,从头顶呼啸而过。

阅读数 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