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前秦:苻洪降东晋
前因:后赵灭亡,中原混战;后果:苻健占关中,建立前燕。

文/全历史 一口

前因:后赵灭亡,中原混战。

公元350年(东晋永和六年)正月,东晋朝廷遣使北上枋头(今河南浚县西),授氐族首领苻洪为氐王、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封广川郡公。

苻洪接受任命,自此脱离后赵,转投东晋。

查看完整族谱

苻洪的族谱

苻洪本是后赵大将,赵武帝石虎在位时就非常倚重他。永和五年(349年)十一月,赵武帝石虎第三子石鉴刚一即位,就遣使到枋头任命苻洪为征西大将军、雍州牧、领秦州刺史。

苻洪一口回绝。谋士程朴劝谏他接受,苻洪震怒,质问:我难道不配做天子吗?为什么要给他称臣?随后他斩了程朴,并于350年初,接受东晋任命。

苻洪为何要叛赵降晋?这还要从苻洪与后赵石氏的关系说起。

苻洪,略阳(今甘肃秦安陇城)望族蒲氏后裔,世代为氐人酋长。《晋书》记载,苻洪脑子聪明反应快,并且很能打、骑马射箭样样出色,在族人当中威望很高。

公元319年,前赵主刘曜在长安称帝,苻洪带族人归降前赵。

东晋咸和四年(329年),当时还是后赵中山公的石虎在义渠(今甘肃宁县)大败前赵军,杀刘氏宗室和前赵官员、匈奴部众近万人。

刘曜被石虎打败后,苻洪退至陇山(宁夏南部)一带,石虎来攻,苻洪见势不妙,毫不犹豫地缴械投降。石虎大喜,认为他是个识时务的人才,于是上表石勒,封其为冠军将军,管理西部事务。苻洪由此进入后赵权力中枢。

苻洪能在后赵立足,并深得石虎器重,得益于他敏锐的政治头脑。石虎篡权即位后,他曾建议:迁关中豪杰和有识之士,以及羌胡各族势力迁到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这样一来可以网罗人才,稳固京师;二来可以有效牵制边远的羌胡力量。

石虎深以为然,于是委任苻洪为龙骧将军、流人都督,让他具体督办此事。

后来,苻洪又因屡立战功,加封为西平郡公。其部下被赐封关内侯爵位的有两千余人,苻洪由此成为关内领侯将,权倾一时,成为后赵的实力派。

349年,石虎在邺城病逝,太子石世继位。石虎养孙冉闵拥护齐王石遵篡位。

冉闵还在石虎麾下任游击将军时,就很妒忌苻洪,还曾向石虎建议除掉苻洪,以绝后患,石虎当时没听。

等到石遵即位,冉闵又鼓动石遵,冉闵拥兵自重,石遵惹不起,于是撤掉了苻洪的都督职务,命其退驻枋头(今河南浚县西)。

石虎当初的判断没错。苻洪的确“识时务”。

他这时已意识到:首先,有冉闵的地方就不会有他苻洪;其次,冉闵不是池中之物,后赵要完,自己也得抓紧时间另找出路了。

于是,苻洪刚一到枋头,就遣使南下建康,向东晋朝廷表明愿意称臣。

而与此同时,正如苻洪所料,石遵即位不满半年,就被弟弟石鉴与冉闵合谋杀害。冉闵又拥立石鉴。石氏宗室乱作一团,冉闵夺权之心,路人皆知。

石鉴任命苻洪,不过是想用苻洪牵制冉闵。

349年末,冉闵果然杀石鉴,篡位自立,建冉魏,占据中原。

另一方面,苻洪在枋头也没闲着,趁着后赵内乱、冉闵夺权,开始培植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在枋头广招人才、接纳流民,很快便“众至十余万”,割据一方。

然而,当时中原群雄并峙:后赵残部石祗在旧都襄国自立为王,有羌人姚弋仲拥护;冉闵占据邺城;慕容氏雄踞关东、虎视中原;在这群人中间,苻氏还相对弱小。

东晋朝廷眼见中原骤变,正想以胡制胡,坐收渔翁之利,苻洪就自己送上门了。于是任命他为征北大将军、专事北伐事宜。

而苻洪也有自己的算盘,他早看上了守备空虚的关中沃土。

关中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加上黄河环绕其外,自古被称为“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占据关中,进,可出潼关入华北平原;退,可据关自守。

降晋对他来说,不过是权宜之策,以便师出有名、占据关中。

正如当时斩杀程朴时所说,苻洪也非池中之物,他步步为营,早定下了图谋天下的计划。

东晋永和六年(350年),苻洪被后赵降将麻秋以毒酒杀害。苻洪濒死,急召对爱子苻键、交代后事:我死之后,你们迅速入关,中原局势复杂,你们搞不定!

苻洪的计划就这样落到了苻氏后代肩上,一直到其孙苻坚一辈,仍以图谋天下为终极目标。

后果:苻健占关中,建立前燕。

结论:苻洪佯装降晋,谋取关中,奠定了前秦建国的基础。

阅读数 4.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