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水之战:虚无缥缈的霸业
前因:五子争位齐国失霸;后果:城濮之战。

文/全历史 空灵画师

前因

五子争位齐国失霸:前643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争夺国君之位,齐国失去霸权。

前638年,宋军和楚军在泓水岸边(今河南柘城西北,离宋都商丘不远)进行了一场大战。结果宋军惨败,宋襄公被箭射伤大腿,狼狈逃走,不久之后伤重去世。宋襄公称霸的梦想就此破灭。

宋襄公早就看楚国不顺眼了。在这场仗之前,宋襄公就被楚国欺侮了一次。

电视剧中的宋襄公

事情还要从齐桓公死后说起。前642年,宋襄公护送齐国太子昭回国,打败其他几位公子,把太子昭扶上国君之位。成功干预齐国内政之后,宋襄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应该继承齐桓公的霸业。

宋襄公还真的召集诸侯会盟,一大堆小国前来参加,而且南方的大国楚国也来了。宋襄公还挺高兴,可是会盟一开始,楚成王大手一挥,楚军一拥而上,把宋襄公绑了。

那么宋国的军队在哪呢?原来宋襄公自以为很得人心,居然没带军队!宋襄公就这么成了楚国人的俘虏。

楚国趁机攻打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没攻下来,就退兵了。后来鲁僖公站出来当和事佬,劝楚成王释放宋襄公。楚成王一想,留着宋襄公没什么用,杀了也没必要,就把宋襄公送回商丘。

宋襄公回国之后,起兵包围郑国国都。郑国这时是楚国的盟国,宋襄公这是想打狗给主子看,以泄心头之恨。而且,吃了这么大亏不报仇,还有脸争霸吗?

楚成王正愁没有借口再打一次宋国呢,立马带兵北上,准备再次包围商丘。宋襄公得到消息,赶紧解围,南下回援,在泓水岸边遇到了楚军。对宋军来说,时机其实不错,宋军在北岸,背后不远处就是国都商丘。而楚军还在南岸。假如宋军回来晚一点,恐怕商丘就已经被楚军包围了。

泓水之战

楚军人数比宋军多,而且很狂妄,见宋军已经在河北岸列好阵,居然丝毫不放在眼里,开始渡河,也想到北岸去攻打宋军。

宋军将领知道楚军强而宋军弱,就向宋襄公建议,趁楚军过河的时候半渡而击,一定能赢!但是宋襄公拒绝了。楚军全部渡过河,开始列阵,宋军将领又建议,趁楚军乱哄哄的没列好阵,一举击败他们!宋襄公也拒绝了。

直到楚军列好阵,宋襄公也稳坐钓鱼台,好像成竹在胸的样子。可是楚军一进攻,宋军却一触即溃。在乱军之中,宋襄公被楚军一箭射中大腿,狼狈逃回国都。为了保护宋襄公,宋国的侍卫损失殆尽。

宋国人都埋怨宋襄公,觉得打败仗是国君的错。可宋襄公却说:“古代的君子作战,不会去攻击受伤的敌人,不会去抓头发花白的敌人,我宁可打败仗,也不会在敌人列好阵之前进攻。”

可怜的宋襄公,可能被周朝讲述礼仪的经典《周礼》迷了心窍,还以为双方能彬彬有礼、按部就班地打一场。可楚国哪会吃周礼这一套呢?楚国早就看周王室不顺眼了。

周成王分封时,给楚国的爵位是“子”,“子”是专门给蛮夷的低级爵位。这时候楚国人就很不高兴。多年之后,楚国国君熊渠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意思是说,楚国根本不把周朝的礼仪放在眼里。

查看完整族谱

宋襄公的族谱

对于周朝分封的诸侯,楚国更是毫无敬畏,把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姬姓封国灭个一干二净。楚国国君也自立为王,表示我楚国和你周朝平起平坐!

面对这样不按套路出牌的对手,宋襄公被俘虏了一次还不长记性,在泓水之战中又扮演“老实人”,终于被坑惨了。逃回商丘的第二年,宋襄公伤重而死,宋国只得臣服楚国,和郑国一样成了楚国的仆从国。宋襄公称霸的梦想,还没实现就破灭了,宋国也再也没能雄起。

后果

城濮之战:宋国战败之后,国力衰落。楚国不断向中原扩张,前632年,与志在称霸的晋国发生决战,即城濮之战。楚国败给晋国,争霸失败。

结论:泓水之战,志在称霸的宋襄公惨败,宋国臣服楚国。宋国本来就不是很强,经此一役,彻底沦为二流货色。楚国则深入中原,成为头等强国。泓水之战两年后,晋文公即位,晋楚开始争霸,而宋郑等中原小国只能在晋楚之间摇摆不定。

阅读数 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