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末年,周幽王死在犬戎的刀下,于是,周平王在晋、郑两国的护送下,东迁雒邑,是为春秋时代的开端。

洛阳东周王城遗址
但是,春秋之后,周天子大权旁落,徒有其名。诸国间的大小事,都是交由当时壮大的诸侯国来处理。那么,春秋时代的周天子究竟过着什么样的日子?究竟又有多惨呢?

东迁雒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宜臼上位,成为东周第一任周天子。这时的东周天子虽然渐无实权,但由于刚从西周改朝换代,各国间的诸侯也才在发展初期。因此,周平王还是有一定的财力与权威的。尽管如此,相较于之前万人之上的状态,还是相去甚远。
周天子势力衰落的速度是后人无法想象的。东周第二任国君周桓王,眼看郑国壮大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剥夺了郑庄公的官职。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被剥夺了官职的郑庄公自然甚是不满,于是他不去觐见天子以示不满。得知此事的周桓王相当不悦,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天不过就是剥去官职,就不来朝见,那将来还有什么不满,岂不是要兵戎相见。周桓王于是带着虢国、蔡国、卫国、陈国的联军,浩荡的出兵讨伐郑国。没想到,周天子带领的联军,居然不敌郑国的军队。几个回合下来,联军被迅速攻破,领兵打仗的周桓王,还被郑国的祝聃射中肩头。中箭的天子自是铩羽而归,打了败仗。繻葛之战的失败,是前所未闻的丑闻。诸侯的将军射杀周天子,也象征着各国从此不再听令于天子。
桓王之后的周天子,在颜面尽失之下,还持续地失去对各地的统治权。但尽管如此,养尊处优的习惯已经养成,天子还是过着不应该拥有的生活水平。东周第五代国君,就因此遭到其他势力的叛变。
周惠王,名阆。继位之后,便强夺大臣的园圃作为猎场,在园中饲养野兽。面对空有虚名的周天子,这些大夫自然是不买账的。于是,被侵犯的大夫们联合推举王子颓作为新一任的天子,并驱逐周惠王。周惠王只得出奔逃往,后来虽然看虢、郑两国的军队复辟,但代价是将所剩不多的周王疆土再分封出去。

经过了王子颓这么一折腾,周王室不止领地狭小,威严全无,甚至连财政都出现了巨大的困难。公元前651年,周襄王即位,但他有一个异母弟,名叫王子带,一直想要夺得王位。不止如此,王子带还跟襄王的王后隗氏私通。东窗事发之际,周襄王废黜隗后,王子带却乘机攻入京畿。襄王只能出逃郑国,并在晋文公勤王成功后,才又回到都城。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东周王陵
既然有功,论功行赏乃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此时的周天子,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封赏赠予晋文公的了。周襄王此时能够授予晋文公的封地,只是名义上属于他的地盘,但实际的控制权都不在天子之手。更何况,若是想要这些领地,晋文公自己发兵即可,根本无需天子赐予。晋文公想要的,是僭越他身份所能会用的葬制。按照礼制,当时天子葬室,是会有深邃的墓道的。但诸侯只能垂直落棺,不能拥有墓道。
晋文公的请求,完全表明了,此时的周天子,就连意识形态上的身份都已经被忽视。虽然周襄王巧妙的用一般话术回绝了晋文公无理的请求,但周王室穷途末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最惨的是,公元前620年,周襄王去世,继位的周顷王虽然想要好好安葬父亲,但面对一贫如洗的国库,真的是一点钱也拿不出来。
也就是说,东周天子从第一代传至第七代,短短100年的时间,就已经卑微到逼近“卖身葬父”的地步。面对这困窘的情况,周顷王无计可施,只得安排毛伯卫前往鲁国求金葬父。
“毛伯卫来求金,非礼也,不书王命,未葬也。二月,庄叔如周葬襄王。”
这还是因为周襄王还在世时,曾经派遣毛伯卫前往鲁国册封鲁文公。由于先王对鲁文公曾有恩情,所以鲁王这才派遣叔孙得臣,在公元前618年春天,前往周王的都城安葬周襄王。这个时候,距离襄王逝世已经一年有余。虽然身为天子,但是东周天子在春秋初期就已经只能看着先王遗骸迟迟无法入葬,然后卑微的派人求金才可以葬父。那么更往后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让人难以想象。

天子驾六博物馆
不过,周天子之所以会迟迟无法安葬,是因为天子葬礼本就与一般人的葬制不同,既要封土,又要墓道,更要精致的棺椁以及数以百计的青铜器与玉器陪葬。早在周襄王之前,他的“曾曾祖父”周桓王就已经没有钱按照天子的规格下葬了。而且,更夸张的是,当时战败后,失魂落魄的周桓王,还滥用天子的权威,向鲁桓公索要车马。
“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三月,乙未,天王崩。”
不过,或许连车马的模样都还未见到,周桓王就在索车之后的一个月病逝了。这时是鲁桓公十五年(前697),但继位的周庄王,并没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安葬自己的父亲。在当时,普遍都会选择落叶归根,从镐京东迁雒邑的周王室,自然也希望可以安葬故地。但是不只是财政困难,诸侯间的争霸使得桓王下葬之事一拖再拖。经过七年后,桓王的灵柩才终于入土为安。而在文献记载中,也只是非常轻描淡写的一句:
五月,葬桓王。
那么,究竟是多豪华的陵墓,耗费如此大量的财力物力,不惜尸骨餐风露宿,也要等待的陵寝到底是什么模样?现今,我们可以根据已发掘的东周王城遗址来略知一二。据说,位于东周王城广场的墓葬,发现了大批东周时期的遗迹。总共发现了397座墓葬和18座车马坑,总量超过了50年来洛阳发现的马坑和车马坑的总和。更重要的是,在遗址中还首次发现六马一车的“天子之乘”,证实了古文献记载的夏、商、周时期“天子驾六”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