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诸刺王僚:有创意的行刺
前因:伍子胥奔吴;后果:柏举之战。

文/全历史 范范之辈

前因

伍子胥奔吴: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伍子胥因为自己的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于是逃到了宿敌吴国,成为公子光的谋士。经过伍子胥的引荐,刺客专诸成为公子光夺取吴国王位的助力。

公元前515年5月4日,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光派遣当时的“四大刺客”之一专诸,谋划了一场刺杀堂兄弟吴王僚,从而夺取吴国王位的行动。吴王僚血溅当场,公子光也顺利继位,改名阖闾,让吴国走向强大。从此改变了春秋时期的历史格局,吴王阖闾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就是历史上的“专诸刺王僚”事件。

专诸刺王僚

当时,专诸的刺杀行动是安排在了一场宴会上。

公子光要在家里宴请吴王僚。这让僚崩起了紧张的神经,因为他了解自己的这个兄弟一直有篡夺王位的野心。

僚心想既然已经答应了赴宴,就要做好万全准备。从王宫到光的府邸一路列队布兵,甚至在光的家门前、台阶上、坐席间都站满了吴王僚的亲信。侍卫们个个手握刀剑、屏息凝神,不容许他们的主人有一丝的闪失。

此刻,吴王僚就坐在正堂之上。公子光假意敬吴王一杯酒之后,说为了表达对吴王的敬意,自己特意请来了有名的厨师,专为吴王做喜欢吃的烤全鱼。

一向骄横自大的吴王僚听了这话自然是高兴,更加觉得自己尊贵无比。于是,他放松了警惕,竟然允许这位“有名的厨师”亲自献菜。

其实,公子光口中的厨师正是刺客专诸。为了完成这次刺杀行动,专诸特地拜名厨太湖公为师,学会了这道太湖“全炙鱼”,也就是今天江苏名菜“糖醋鱼”的前身。

炙鱼宴

终于,专诸端着一盘吴王僚期待已久的全鱼菜出现了。可当他刚要迈入大殿的时候,被吴王的侍卫一把拦住,开始粗鲁地搜身。一旁的公子光看到这情景,紧张地汗都快出来了。可专诸仍然镇定自如,稳稳地盯着堂上的吴王。

搜过身之后,专诸顺利来到吴王僚面前。两人此刻相距只有不到一米,只见专诸用一种凶狠的眼神盯着吴王,而吴王僚的眼里却只有这盘全鱼宴。

突然,专诸把手伸向鱼肚,猛的一下竟然拔出来一支短剑,一把刺向吴王僚的胸口。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吴王僚已经血溅当场。见到这个情景,王身边的侍卫马上蜂拥而上,用剑刺穿了专诸的胸膛。慌乱中,公子光偷偷跑向暗室,将提前安排好的几十个武士放了出来。

经过刀光剑影的一场厮杀之后,王的侍卫们都成了刀下鬼。

最终,专诸以自己的牺牲帮助公子光,完成了刺杀吴王僚的目标。公子光也顺利地成为了吴王阖闾。

随着这段故事在后世的不断演义,刺客专诸的鱼肠剑也以“勇绝之剑”的称号被广为流传。

鱼肠剑

那么,公子光为何要执意冒着生命危险安排这场刺杀政变呢?

因为在春秋时期,以“兄终弟即”为王位继承原则。公子光的父亲诸樊兄弟四人,排行老大。父辈轮流做了一遍吴王,只有老四季札推辞不愿意继位。于是老三的儿子僚抢先继承了吴国王位。公子光身为老大的儿子一直心有不平。

于是,经过多年的率兵伐楚,公子光的力量逐渐壮大。趁着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公子光终于谋划了这场夺位行动。

夺得吴国王位之后,吴王阖闾以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军,确定了先破强楚、再服越国的争霸方针。最终雄霸南方,振兴了吴国。

后果

柏举之战:专诸刺杀吴王僚成功之后,公子光顺利登上吴国王位,成为吴王阖闾。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以3万兵力击败了20万楚军,成功破楚。

结论:专诸刺王僚的事件成为阖闾登基前的一次关键性转折。阖闾通过这次政变,顺利夺取王位,为他之后的春秋霸业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一事件改变了春秋时期的历史格局。

阅读数 9.2万